2017年以来,济南市章丘区农机局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关于“三农”工作的决策部署,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各项工作均取得新进展。截至目前,章丘区农机总值达到8.5亿元,农机总动力达到127.5万千瓦。农机装备结构进一步优化,大中型拖拉机总量达5500台,联合收获机总量达到3000台。农机作业水平稳步提高,全年共完成机耕作业面积138万亩、机播150万亩、机收155万亩,小麦生产综合机化水平达到97.6%,玉米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99.1%,主要生产环节全部实现机械化。
成功争创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区)
章丘区农机局聚焦主要农作物生产耕整、种植、植保、收获、烘干、秸秆处理六个主要环节,积极培育多元化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大力推进跨区作业、订单作业、托管服务、租赁经营等农机社会化服务,主要农作物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大幅提高。2017年12月,章丘区被农业部评为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
严格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
2018年章丘区共争取中央补贴资金1990万元(其中包括报废补贴资金400万元),济南市补贴资金20万元。截止目前,共落实补贴资金1471万元,受益农户411户,补贴机具735台,其中大型拖拉机207台,收获机械153台(谷物收获机85台,玉米收获机102台,其他19台),其他机具395台。拉动农民投入4300万元。具体工作中,进一步规范补贴程序,认真抓好政策宣传、纪律落实、审核公示、牌证管理、检查回访等环节,确保补贴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农民手中。
积极开展农机化技术推广
重点推广了玉米免耕直播、缓控释肥种肥同播、机械化深松、保护性耕作、玉米茎穗兼收青贮、粮食烘干、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等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全面推进保护性耕作技术。积极在全区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观摩和测产对比活动,经测产对比,保护性耕作示范区小麦增产6.9%,增产效果明显。
精心组织重要农时机械化生产
2017年夏秋两季,全区共投入各类农机具2.4万余台,其中小麦收割机2000余台,玉米收割机1400余台。小麦从开机收割到麦收结束,历时14天,机收率达97%。秋收工作历时15天全部完成,机收率达到96.7%,玉米机收水平再创历史新高。三夏、三秋期间,向农机手提供小麦机收免费短信服务,发送各类服务信息4万余条;在交通要道设立18个接待服务站,为过往机手提供市场咨询、指引道路等服务;开通24小时服务电话,随时处理有关问题,
扎实做好秸秆综合利用工作
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健全长效机制。2017年共完成秸秆综合利用面积161.3万亩,利用率达到98.6%。坚持将秸秆机械还田作为综合利用的主渠道,全力推进,秸秆机械还田面积达141万亩,占综合利用面积的87%。在小麦秸秆还田方面,突出抓好低茬收割、秸秆粉碎抛洒、玉米机械直播三个关键环节,在小麦联合收获的同时,将秸秆直接粉碎并均匀抛洒地表,确保割后即种,避免秸秆焚烧。
大力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将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作为建设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要方向,积极引导农机专业合作社健康快速发展。截至目前,章丘区登记注册农机服务组织达到89家,其中农机合作社达到49家,具备全程机械化作业服务能力的达到16家,入社成员1548人,拥有各类农业机械1862余台(套),注册资金15440万元,承担章丘区农业生产60%的机械化作业面积。
依法加强农机安全生产监管
积极开展农机安全隐患“大快严”集中行动,将活动贯穿于三夏、三秋农机化生产的全过程,农机监理人员坚持深入乡村田间地头,以检查田间机械为重点,严格执行“三不准”、“三禁止”的规定,确保三夏、三秋农机化生产安全顺利进行。大力开展变型拖拉机异地挂牌车辆专项摸底排查工作。截止目前,940辆变形拖拉机按照“注销、变卖、报废、正常使用、无法使用”和“车辆现在何处”调查内容已调查清楚,为下步相关工作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