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蛙儿子回来了吗,很多小伙伴都养起了一只爱旅行的青蛙。这款看似静态没什么互动的旅行青蛙游戏让不少玩家母爱爆棚,沉迷其中不可自拔。吃饭、睡觉、上班都在牵挂。这些线上养蛙的蛙爸蛙妈们并不算疯狂,重庆巴南有位现实版蛙爸,跨界“生了”成千上万只瓜蛙子。
喜爱养殖角蛙的李舒,在郊外建立了角蛙养殖场。
巴南惠民街道龙凤村山上有家农场,薄雾萦绕,冻得手脚僵。26日下午,走进李舒的蛙棚,瞬间暖和起来。透明的塑料箱在铁架子上排列有序,每个箱就是蛙的房,标注着蛙的生日。个子小的住小房,个头大了换大房,再混到种蛙级别就住上别墅了,10来平方米的紧凑空间,住了上百只蛙,俨然走进了蛙的群居小区。
每只角蛙都有自己的房间,这个天,野外的蛙早已没了踪影。蛙棚内的蛙还欢腾得很,烤着火炉,吃着小鱼。五颜六色色,瞪大双眼,盯着我们。
“每天都要搓个澡,顺便换水。”李舒是这些蛙的爸爸,这些蛙都是他生的,打开箱门,捧出蛙崽儿放进大池子里,原本慵懒的角蛙弹弹短腿,调皮的活动筋骨,不小心还要蹦出水池,掉到地上,摔得蛙爸一阵肉疼。喂食、搓澡,这是李舒每天的幸福时光。
“来摸下嘛,很光滑。”没养过蛙,还是有些胆怯,青蛙尿喷来会眼瞎的各种传说让人不敢靠近。在蛙爸的鼓励下,摸摸,看似粗糙的背部滑溜溜,没有温度,比我的手还凉。
跨界,先攻克不孕不育。
黄金角蛙、草莓角蛙、南瓜角蛙、霸王角蛙、秘鲁角蛙,蛙棚内蛙的品种繁多。其中,变异角蛙最稀罕,腹部晶莹剔透,单个售价几千至过万元不等。南美角蛙变异种的肚皮是透明的,这是李舒养都最贵的蛙。
“角蛙的繁殖问题,一直是爬宠界想要攻克的一个难题,国内繁殖技术的不过关,导致宠物蛙类爱好者基本买不到国内自己繁殖的蛙类,想养角蛙只有通过国外进口而来。”李舒坚信,若能成功繁殖角蛙是圈内很酷的一件事。
从舞台跨界到角蛙繁殖,并没有想象的轻松。
熬通宵,大眼瞪小眼,无数个夜晚,不睡,盯着角蛙到天亮,观察记录它们的生活习性,琢磨它们繁殖的适宜条件。疯狂起来,连家人以为他“有病”。
“每天熬通宵就是想让它们生个娃儿出来。”李舒科普起来很直白,但是角蛙什么时候交配,交配了什么时候生育,在什么环境下生育存活率才高,这些都是需要不断摸索。
“最崩溃的是2013年的冬天,一场传染病,半个月内,200多只角蛙陆陆续续都死了。钱没了可以再挣,但它们都死了,对我自信心和之前付出的心血都是毁灭性打击。”坠入谷底的李舒用了很长一段时间去反思、总结和治疗。
他说,角蛙的胚胎发育(受精卵变成蝌蚪)所需要的时间,不同的种类差异很大。胚胎发育又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温度、溶氧量、酸碱度、机械振荡和盐度,其中温度的影响最大。在适温范围内,温度高发育快。温度在14℃以下, 37℃以上胚胎发育停止或发生畸形,甚至死亡。角蛙的胚胎发育可以分为不同时期,一般分为25个时期,每个时期有一定的发育时间。无数次的失败,李舒在朋友的鼓励下,一直没停下研究。
终于,在2015年成功繁殖出第一窝角蛙。“以前也没学过这方面的知识,非常摸不着边儿的一件事,业界没有任何可以参考的资料,从来没有人办到的一件事,我居然成功了!”蛙爸爸回忆起“孕育史”,自己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