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睢县城关镇周庄村,是位于县城西南2公里处的一个仅有百十来户人家的小村子,2015年前还有57户214人仍然生活在国家划定的贫困线以下。现如今,小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隆冬时节,记者走进该村,看到修葺一新的水泥路、文化墙,整洁的文化小广场,村外一座座钢架结构的温室大棚,村民在田间辛勤劳作,有的忙碌在大棚里管理蔬菜,有的把刚刚采摘的蘑菇分装外运。本是年末农闲时节,满大街找不到一个闲人。
“老头子骑着三轮去赶集卖菜了,就剩我这老婆子在这干活。”在贫困户周仁治的蔬菜大棚里,他老伴徐盈玲看似在抱怨,却掩饰不住嘴角的笑意。
周仁治因脑梗落下偏瘫后遗症,看病花光了几十年的积蓄。“那时候俺天天愁呀!现在好了。蔡支书帮俺建了个大棚,一年收入两万多块。老头子也有精神了,我收菜,他卖菜。今年俺还为孙子盖房子积攒了两万多块呢。”
脱贫还须带头人 蔡翠玲当上村支书
蔡支书名叫蔡翠玲,是周庄村的党支部书记。蔡翠玲原在北京、郑州等地贩卖蔬菜,贩菜的同时,她便留意当地菜农的种菜方法,虚心向他们学习种植技术。后来,她回村承包了20多亩地种植大棚蔬菜,每亩能盈利8000多元。
村民们看她种菜赚了钱,都想跟着她学习经验。蔡翠玲也是个热心肠,不厌其烦地向大家传授种菜技术。老支书看她能带领群众发家致富,便把她选进了班子。后来老支书病故了,村里人提议让她当了支书。
乡党委负责人对她说,你有致富本领,群众拥护你,农村就缺你这样能带富的人。
“我一个卖菜的妇女,村里这么大一摊事交给我,我能做好吗?”接任了村支书,蔡翠玲发愁了:入村没有一条像样的路,幼儿园的校车只好停在公路上,家长背着孩子踏着坑洼泥泞送孩子到路上;村里的大小坑堆满垃圾,长年无人清理;破旧的院落,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一点都没有;农闲了,年轻人聚在一起打牌,老年人就靠在墙根晒太阳,有的村民无精打采地走在街头。
唯一能使村里焕发点生机的是,早起天还没亮,蔡翠玲带着她的外出贩菜的一帮娘们儿的脚踏车的铃声和嘻嘻哈哈的说笑声。但是,组织的信任、父老乡亲们的热切期盼,给了她信心和希望。
选对方向埋头干 周庄人种菜脱了贫
蔡翠玲思考:周庄为啥穷?因为人多地少,豆茬麦、麦茬豆的传统耕种模式经济效益太低。自己的蔬菜大棚效益很好,为什么不能让村民们也发展种植大棚呢?自己有销路,菜不愁卖,村民有产业,致富就快。
当机立断,蔡翠玲组织召开村民大会,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可大家的反应却像是一盆冷水:“一个蘑菇大棚二十万,就是蔬菜大棚也要好几万,我们农民哪有这么多钱?种出来的菜卖不掉可咋办?”蔡翠玲是个急性子:“没钱我给你们贷款,种出来的东西卖不掉的都拉给我。”
蔡翠玲首先发动班子成员、党员带头参与,又把家里的20万元做抵押,为17户愿意尝试盖大棚种蔬菜的贫苦户贷款95万元。随后,她又注册成立了周三种植专业合作社,村里对加入合作社的贫困户承诺兜底保价收购市场过剩产品,为缺乏市场观念、没有销售渠道的贫困户送去了“定心丸”。
“多亏了支书让我种蘑菇,欠的账都还上了。”33岁的周省伟原来从事蛋鸭养殖,一场瘟疫让他欠下了十几万元外债,原本精明能干的他一下掉入了贫困户的行列。蔡翠玲得知这一情况后,主动到周省伟家中做工作,希望他通过蘑菇大棚再致富。“我现在这三亩地的大棚种满了能收10万斤鲜菇,年收入20多万元。”周省伟说。
由于蔬菜及食用菌质量好、无公害,市场需求量大,发展前景好,贫困户收入稳定,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加入了大棚种植的行列。后来,周庄村及时调整土地100余亩,通过自建、联建等方式高标准建设塑钢蔬菜大棚20座、食用菌大棚8座,用于种植辣椒、西红柿、豆角、无公害平菇等蔬菜和菌类。大棚建成后,周庄村对全村贫困人口就业基本实现全覆盖,有49户村民参加了合作社。
政策东风凭借力 焕然一新周庄村
“没有党的扶贫政策,周庄发展变化不会这么快、这么大!”蔡翠玲说,周庄村的发展变化离不开县委、县政府领导的关怀和指导。
2016年,平菇刚采摘,市场出现滞销,几十万斤的鲜菇堆在大棚外面,菇农望着鲜菇愁眉不展。县委书记吴海燕参加“三·五”基层工作日活动时来到周庄,协调项目资金169万元,修建了500多平方米的保鲜冷藏库和300多平方米的存储仓库。县物价办驻村帮扶工作队捐款20多万元,整修了大棚种植园里的电网电器。县科协为每个大棚种植户派来了技术人员,进行跟踪服务。城关镇政府扶持蔬菜大棚种植户每户3000元、蘑菇大棚种植户每户1万元,到户增收项目每户4000元。再加上普惠金融的帮助,极大地降低了贫困户的负担。
不等不靠奔小康 共建美丽新农村
“周庄村立足本村实际,发挥区位优势,引导群众发展种植业,培养了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实现了持续增收、长期收益的效果。”县扶贫办负责人告诉记者。
“周庄村不养闲人,周庄村不帮懒汉。”这是蔡翠玲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好牛勤耕田,快马不需鞭。村里有技术,盖大棚有资金,我们不能等、靠、要,而是要靠自己的劳动走上富裕的道路。”
蔡翠玲带着记者在周庄村的角角落落一边转一边介绍:“这里可以建一个凉亭,这边建一个超市……”她对周庄村未来发展踌躇满志,“我们是脱贫攻坚红旗村,现在全村57户贫困户都有自己的产业,有了稳定的收入,生活基本无忧。今后我们还要搞好绿化,让小村绿树成荫,发展庭院经济,让家家户户院子里都种上时令蔬菜瓜果,把村庄建成春天能赏花、夏天能避暑、秋天能尝果、冬天吃美味的美丽乡村,建成乡村游项目,吸引城里人到这里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