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振兴战略的意见》明确表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重要决策部署。争取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对于化肥农资人而言,其中有几条不得不提。
一号文针对农产品滞销问题给出建议,在产销对接中,健全农产品产销稳定衔接机制,鼓励支持互联网新型农业产业模式。若农产品销路问题得以解决,种植户种植投入积极性会随之增加,导致化肥需求量提升,有利于后市向好发展。
针对当前农产品质量良莠不齐问题作出规划,构建农业对外开发新格局,需要着力节本增效,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卓创了解,当前多数复合肥企业产品不断升级转型,功能肥料多致力于改良土壤、提升果蔬品质,其中水溶肥、菌肥、土壤改良剂等成为业内“红人”。
针对小农户种植收入低提出解决思路,促进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在土地流转背景下,大农场、包租户常见,但仍有大部分小农户作为基层用肥主体,在这部分群体中,因为抗风险能力弱,种植投入更为谨慎,严重制约复合肥需求量。一号文中指出,扶持小农户发展生态农业、倜然农业、定制农业,提高产品档次及附加值,拓展增收空间,将有效解决收入低问题。
针对土地承包问题,文件中承诺,落实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政策,衔接落实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政策,让农民吃上长效“定心丸”。以安徽省为例,2014年底,安徽省耕地流转面积2541.7万亩,约占全省耕地面积41.1%;2015年底,安徽省耕地流转面积2921.9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46.8%;2016年底,安徽省耕地流转面积约3121.6万亩,约占全省耕地面积50%。可见,土地流转速度放缓,同时,土地流转仍是未来趋势。
对新型职业农民重视度提高,一号文件明确表示,全面建立职业农民制度,完善配套政策体系,实施新兴职业农民培育工程。近年大力提倡土地流转,新农民随之出现,代表我国复合肥需求客户发生转变,更注重产品效果,倒逼企业产品升级,推动减肥增效目标实现,引导水溶肥、菌肥等新型肥市场快速发展。
推动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发展格局。不再重复“先污染、后治理”的发展道路,而是要求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一定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谈到环境保护方面,当前各地区展开空气综合治理,检查力度加强,多数污染源得以控制,当前山东复合肥企业开工率不足4成,且部分厂家有春节期间停车检修计划,开工率长期受压制。另外,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12月4日公示《化肥分级及要求》,标准规定肥料等级划分为生态级肥料、农田级肥料和园林级肥料,待标准实施后,个别品类肥料产品的生产成本会有所上涨,技术要求随之提高,且部分企业现有生产或难达标,尤其是中小企业影响相对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