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时节,拉祜山乡到处生机盎然。2月23日下午,一辆载着满满整车冬季马铃薯的货运卡车,从普洱市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勐朗镇那养小组种植基地发车启程,首车32吨冬季马铃薯将被直接运往北京市场,这标志着中国工程院澜沧扶贫示范项目冬季马铃薯首次推广种植喜获丰收,并顺利打通了边疆优质绿色食品与北京等大市场对接的通道。
“一百天,一亩地,一万元。”在现场发车仪式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及其团队成员介绍了冬季马铃薯产业的扶贫成效:按照“乡镇农技人员+学员+农户”的模式,2017年朱有勇院士团队在澜沧县开办院士指导班,面向当地农户招生,其中冬季马铃薯项目首批招收63名学员,学员在经过种植培训后,领到1亩地的种薯在自家地里种植“作业田”。2018年首批开挖马铃薯测产后普遍产量达到3吨左右,当天经销商来到地里收购的价格为3.2元/公斤,每亩冬季马铃薯产值接近万元。
2016年,中国工程院定点帮扶澜沧示范种植100亩冬季马铃薯项目获得高产,2017年,澜沧县积极推广,冬季马铃薯达2100亩,在竹塘、富邦等10个乡(镇)实施,涉及1008户农户3528人。目前,朱有勇院士团队已在澜沧县建立了林下三七、冬季马铃薯、冬早蔬菜等科技扶贫示范项目基地,澜沧县将依托中国工程院人才智力优势,大力实施林下三七、冬季马铃薯、冬早蔬菜3个“一万亩”工程,全力创建云南省科技扶贫示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