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珠海海水鱼养殖区域面积约为30000亩,其中鲈鱼养殖20000亩,占66.7%,其它养殖品种为黄花、盲曹、腊鱼等。现珠海斗门鲈鱼养殖均采用传统的池塘高密度养殖模式,且都是成片养殖,产生的废水未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河渠,需要用水时再从河渠抽取,导致交叉污染、水源富营养化,养殖环境逐年恶化,病害也越来越多。
养殖过程中面临的具体问题有:1、养殖密度高,放苗密度普遍达1万尾/亩,亩产量达1~1.5万斤/亩。以10亩的塘为例,一年膨化饲料用量达65~70吨,大量的饲料投喂,加之目前采用的“U管式”排水方法,只能排出部分中、上层水,导致有机物大量沉淀于塘底,池塘底质恶化,使水体环境也逐渐恶化,特别是到了养殖后期,病害频发。
2、 每1.2~1.5亩水面配备1台1.5KW叶轮式增氧机,24小时连续增氧,至卖鱼电费成本0.6~0.7元/斤鱼,且对底层水增氧效果不明显。
3、投料均采用人工瓢洒方式。一口塘高峰期日投饵量超过1吨,耗时耗力;过分关注饲料品质,往往只是单一的将最终养殖效果归于所用饲料的品质,而近几年主流厂家饲料系数都维持在1.3~1.5,在高密度养殖的情况下很难从饲料方面再有大的突破。要进一步降低饲料系数,改善鱼体健康状况,提高亩产量,增加养殖户的效益,必需从改变池塘环境以及养殖管理模式上有所创新和突破。
为此,珠海海为公司依托通威“365”模式之底排污、底增氧、投饵区增氧等先进技术,开始对珠海鲈鱼传统养殖池塘和模式进行改造。希望通过加深池塘、底排污、底部微孔增氧、机器投料等创新方式,改变目前养殖过程中水质差、污染重、病害多、产量难以继续提升的现状。
在改造中,计划以现有海为料用户为基础,建立20口塘的示范点。深挖塘,增加池塘深度1米以上,提高单位面积载鱼量;底排污,改善塘底和水体环境;底增氧、投饵区增氧,减少叶轮式增氧机使用数量,改善池塘局部水体溶氧,节约电费;使用投饵机投料,节约人力与时间。
通过在与通威合作的养殖户鱼塘首先进行推广试点,在两年左右的时间内争取实现用通威饲料和养殖模式使海鲈养殖饲料系数降低0.1以上,亩产量提升30%以上,并使养殖成本降低0.5元/斤鱼,以此扩大通威品牌在珠海海水鱼料市场的影响力,进而促进公司饲料、生物产品等的销售。
目前,该项目已对6口塘共计50余亩完成了底排污改造,其中一口12亩的塘还配备上了底增氧,另外有4口塘正在施工,其余示范点将跟据出鱼和天气情况择机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