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6月份,村里的居家养老中心40余名老人就能吃到本村自产的新鲜蔬菜了。”站在“爱心农场”前的浙江义乌城西街道流下村村委主任楼军宪说,3月起,流下村的21名党员每天多了一项“规定动作”,就是在“爱心农场”里施肥、松土、除草,种出“敬老菜”。
此前,在流下村居家养老中心的西侧有一块荒废的土地,那里杂草丛生、石子成堆。村两委商量后一拍即合,打算利用这块荒地,将它变成“爱心农场”,收获的农作物供给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老人们食用。
说干就干,村两委和党员们利用周末时间,割草、垄地、翻土、播种、施肥……很快,“爱心农场”便具雏形。“目前,农场里已种下胡萝卜、韭菜、茄子、西红柿等蔬菜。”楼军宪介绍,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每天运营是一笔不小的开支,“爱心农场”的开辟可直接降低运营成本。
菜地问题解决了,日常又谁来管理呢?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老人大多年事已高,干不了体力活。“咱们大家都是农民出身,种菜没问题。”流下村村两委和党员自发认领爱心农场种菜任务,村党支部书记吴彩云负责农场的日常管理,其他党员负责义务种植蔬菜。
如今,流下村共有三片“爱心农场”,总面积约600多平方米。接下来,党员们还将给“爱心农场”扎上篱笆,并在旁边设立了责任指示牌。流下村77岁老人楼良高兴地说:“菜基本上是党员们种的,不喷洒任何农药,我们吃得很放心。”
在党员的带领下,一些村民也加入其中。流下村小伙儿楼康等人,时常和党员们一起到“爱心农场”里干得火热。与此同时,流下村村党支部还结合十九大精神,今后在每月的固定活动日组织党员积极参加“党员爱心农场”劳动,记录出勤情况,并与党员每年的先锋指数考核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