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氮肥面临着环保的压力、煤头成本高、气源无法保证等诸多问题,成为全球价格高地,国际竞争力不断下降,产量和出口量同时大幅下降。随着国际尿素新增产能的投产,国际市场对中国的依赖度下降,国际、国内市场相向而行,终于在去年第四季度,中国在国际市场开始规模采购尿素,很多人担心会冲击国内市场,但至今,中国贸易商采购的尿素并未投向国内,而是做了转口贸易,似乎是虚惊一场,进口尿素的话题也暂告一段落,但笔者注意到合成氨的进口正在大幅增长。
这里先普及一下合成氨的基本常识:合成氨是液体,易燃易爆,需要耐高压容器储存。合成氨含氮量在82%左右,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尿素,每吨尿素大约需要消耗0.6吨合成氨。只要生产合成氨的利润高于生产尿素的利润,尿素生产企业可以全部卖合成氨,而不生产一两尿素。进口合成氨,会增加国内合成氨的供应量,从而间接地迫使国内的生产企业减少放氨量,更多地增加尿素的供应,因此进口合成氨可以同进口尿素划等号。
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6之前,国内合成氨进口基本维持在35万吨左右,2016年达到了46.5万吨,进口港主要集中在上海,占到进口总量的95%以上。2017年6月份合成氨进口开始大幅增加,全年进口高达72万吨,进口范围扩大到南京港、上海港和湛江港。按照去年6月份后合成氨进口的增速进行评估,今年进口合成氨量保守的估计将达到100万吨以上,相当于间接进口尿素约200万吨。
合成氨的储运设施都要有专用的设备,操作难度明显大于尿素,但为什么首先进入中国市场的是合成氨,而不是尿素呢?首先得承认,笔者对国际合成氨的关注度不够,这里只能妄加揣测:折算成纯氮,国际尿素的价格一直高于合成氨的价格。我们知道,合成氨都是工业用户,具有需求稳定、量大等特点,再加上储存设施的有限性,使得国际合成氨贸易主要以长协作为定价基础,三方面共同作用,造成国际等氮量的合成氨价格低于尿素价格。在中国,一般都是在等氮量售价合成氨的利润高于尿素利润的情况下才会生产合成氨,同国际市场正好相反。一正一反,进口合成氨的利润就会明显高于进口尿素,这或许是中国首先进口的不是尿素,而是合成氨的原因吧。
拿上周的国际合成氨价格测算:CFR大约为370美元/吨,从最惠国进口享受零关税,进口增值税为17%,按1美元兑人民币6.4元计算,进口合成氨完税价格为2770元/吨,同国内3200元/吨左右的合成氨价格相比,有巨大的利润。
由此可见,合成氨的进口才是中国尿素市场最大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