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总觉得在家种粮食不如出门打工,现在看来只要有好品种和新技术,大米就不愁销路,去年俺家3亩地就收入1万多元,今年争取再多包点儿水田种。”桓仁满族自治县桓仁镇四道河村村民郑维峰高兴地说。
水稻一直是该县农村地区种植的主要作物之一,是全县广大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随着时代的发展,水稻的经济效益逐渐与种植、加工、销售等因素挂钩。对此,近年来,该县紧紧围绕稻米产业做文章,改良传统作物的经营模式,不断更新水稻品种,兴修水利,保障水田灌溉,逐步实施机械化生产,提高水稻品质和产量。
同时,该县的桓仁镇、黑沟乡和古城镇等水稻主产区还先后从外地引进了旱地直播、鸭稻共作等新技术和新模式,将科学化管理与网络化销售有机结合,使水稻这项传统种植业逐步趋向立体式发展,为全县传统农业升级增添动力。
桓仁镇是桓仁稻米的一大主产区。从2016年春季开始,四道河村360户和郑维峰一样的稻农连续两年与本溪米伯乐稻米合作社和辽宁古法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签订“认养”合同,全村950亩“认养”稻田流转金高达256.5万元。农民除了得到“认养”稻田流转金外,还担任自家稻田的管理员,在水稻生长期给稻田除草、放水,又能获得另外一份经济收入。
在此过程中,两家企业专门在“认养”基地的各个项目区都安装了高清摄像头,可以通过电脑或手机APP随时随地查看“认养”稻米的长势情况。派遣水稻专家协助农民打理稻田,将先进成熟的水稻管理技术免费传授给当地百姓。
辽宁古法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赵来超告诉记者,两年来,公司认养的京租稻、稻花香相继走入北京、上海和广州等一线城市的各大超市,每斤稻米价格高达29.9元,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据统计,2017年,全县1350亩“认养”水稻累计创收近600万元,走出了一条别具一格的“互联网+” 水稻致富路。
在桓仁镇泡子沿村,“稻米种植无需育苗,日常管理全靠鸭子”就是对该村稻米产业的形象描绘。2016年以来,该村的一家稻米合作社先后尝试了水稻直播和鸭稻共作技术,通过节省劳力、绿色生态来提高稻米效益,不仅大大增加了农民收入,还为全县的稻米种植开启了全新的田间管理模式。
在水稻生长过程中,该村坚持不施化肥,不打农药。鸭子在田里游动能促进水稻扎根生长,粪便可以当肥料,不但能促进水稻增产,还能提升稻米品质,稻米就能卖出好价钱。稻田里的虫子、杂草和附近河塘里的鱼、虾都是鸭子的食物,极大地降低了养鸭成本。
今年,为进一步促进全县稻米产业的升级与发展,该县还将新建京租稻种植基地3000亩,借助“桓仁大米”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证明商标效应,努力打造“中国精品大米第一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