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蓝天空下,宿迁联伍村一排排精致洋房在绿荫中露出白墙;广场上,老人闲坐畅聊,孩子追逐打闹,各有各的乐;田野里,白亮亮一片,高标准的蔬菜大棚一眼望不到边……
联伍村,位于宿城区东南方,是罗圩乡的“北大门”,更是宿迁的“菜篮子”。
3月27日下午,都一点多了,联伍村党支部书刘宝善还没顾上吃饭。这些天他尤其忙碌,今天外地团队前来调研学习乡村振兴经验,明天要参加区里培训……喝了两口水,刘宝善跟记者聊起了联伍村。
现在的联伍村是远近闻名的模范村,时光倒退十几年,却是另一番模样:那时村里人均年收入大概两三千元,差不多是现在的五分之一,村民住的也都是自建平房,青壮劳力纷纷外出务工。
当一个村子,二三十岁的人不会种地、四五十岁的人不愿种地,大量农田被抛荒,人烟日渐稀少,一天天变成“空心村”,该如何凝聚力量、振兴产业?
2007年底,联伍村率先对本村七组、八组600余亩土地进行流转,建蔬菜大棚。
一开始,村民们听了直摇头。几十年来,习惯了一季稻、一季麦,哪里种过什么经济作物?在村民犹豫不决时,党员孙家举第一个报了名。在党支部动员下,大户孙军、刘善宏、胡幕献等纷纷加入了联伍村联农合作社。经努力,联农合作社与温州、杭州签订专种大青茄子的合同,与南京、上海签订了美国西芹、文图拉芹菜的购销合同。
“一亩园,十亩田。”大户们用效益证明,联伍村搞蔬菜种植是成功的。“一个大棚种两茬,冬种茄子夏种芹,亩均纯收入万把块。”孙家举说,“种一季稻一季麦,亩均纯收入有2000元就不错了。”
为解决村里农田分散、收入上不去的难题,联伍村多次召开支委会、村组干部会、群众党员大会,结合实际,吸取过去经验教训,确定村产业结构调整以设施蔬菜为主,流转土地,实施集约连片发展。
产业兴旺,资金是“催化剂”。搞蔬菜种植需要先建大棚,一个普通钢架大棚就要近万元,像其他大户一样流转土地,村民也没有那么多的资金,怎么办?
2016年初,联伍村党支部借助建设“菜篮子工程”项目契机,整合“菜篮子工程”省财政奖补资金120万元及精准扶贫帮扶资金130万元,建设联伍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建成苏式日光温室大棚27个,总占地面积200亩。村民自愿入股,每年每亩地除885元保底收益外,年终还二次分红。如此一来,村民通过土地入股,资源变资产,农民变股东。
这个过程转变得并不容易。2016年6月,联伍村土地股份合作社挂牌,刘宝善带头挨家挨户去做工作流转土地,不少村民不理解———没了地,我吃啥?当时多数年轻人都外出务工了,老人小孩耕种这些土地力不从心,看在每亩地一年885元的流转费和分红上,村民们还是松了口。
“划得来!”低收入户陈士林算起了去年的收入账,“我们还是在地里做,现在算给合作社打工了,去年挣了2.1万元的工钱。土地流转除了租金,还有200多块钱的分红呢。”
经过村组干部动员,合作社实现入股土地面积1000亩。
种植设施蔬菜可是个精细活儿,离不开控温、配药、施肥等专业知识。从一麦一稻调到经济作物,村民们都是门外汉,怎么种?
为了攻克技术难关,村支部邀请高级农艺师为合作社农户做技术培训;刘宝善多次组织农户到山东寿光等地进行实地观摩和培训;技术员几乎天天蹲在大棚里,为种植设施蔬菜解决疑难杂症;党员带头学习产品检测技术,为农户提供产品安全保障。
技术到家,丰收就稳了。待蔬菜长成了,怎能“养在闺中”?
刘宝善侃侃而谈“卖菜经”:第一步,就是擦亮招牌。通过宣传推广,及时发布果蔬产品检测指标,让消费者放心。第二步,走出去,积极培养经纪人,找出路,跑渠道,减少二道贩子的利益分成,争取与一些大型超市合作,推出“农超对接”销售模式。第三步,请进来,让顾客亲临蔬菜基地,享受采摘乐趣。
市场价格多变,为了降低风险,去年10月份,村支部联系保险公司,与菜农签订芹菜最低收购价保险协议,保证芹菜最低收购价为2.4元/公斤。
多重保障,层层努力,村支部帮助农户解决了销售问题。联伍村的果蔬种植渐渐种出了名气、种出了规模。
目前,全村设施蔬菜达2154亩、中大养殖66亩、板材加工厂17亩、垂钓渔庄66亩等,经粮比达8:2,去年人均收入突破1.6万元。
产业旺了,活力强了。“这两年,俺村里有个好现象,外出打工的青壮年逐渐回来了。”刘保善说,以往,年轻人嫌活累、麻烦,都出去打工。如今,现身田野的菜农,青壮年占了近半。
“有了富民产业,才能留住人。这话一点也不假。”刘宝善深有感触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