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网 水果网 大田网 花木网 茶叶网 药材网 菌菇网 畜牧网 家禽网 水产网 特养网 种子网 肥料网 农药网 饲料网 兽药网 农机网 温室网 食品网 工艺网

重庆潼南养殖场给鱼做“有氧运动” 年产量高达百万斤

   日期:2018-04-09     来源:聚农网    作者:jn720_zx    浏览:138    评论:0    
   近日,重庆市潼南区桂林街道倒树村弘润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养殖基地里一眼望不到边的鱼池一个接着一个,管理人员正忙着给鱼儿抛洒饲料,鱼池边一排排樱花树迎风摇曳,不知名的鱼草开着艳丽的花朵,一片忙碌而又生机勃勃。

  水泥槽下暗藏玄机 原来是在给鱼做“有氧运动”

  走进养殖场,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5条长方形的水泥槽。养殖场负责人黄伟忠说,这5条水泥槽深2.5米,水面面积110平方米,水泥槽的两端与池外的水面相通,“水泥槽内就是养殖区,现在每条水泥槽里都养有1万多斤大鳞鲃(又称淡水银鳕鱼、淡水鳕鱼)。”黄伟忠说。

  而在水泥槽内暗藏玄机,水下还安装了一台“增氧推水”装置,通过风机鼓风推动水流由一方向另一方不停地流动,这让整个水泥槽就像一台流水“跑步机”。鼓风推动的过程使槽中流水始终保持充足的溶解氧,让鱼儿不停地在这台“跑步机”上做“有氧运动”,确保槽中的鱼在高密度养殖环境下也有高存活率。

  在水泥槽的另一端设有一个地势相对低的集污池,急速的水流把鱼粪、残存的饲料带到集污池。通过一台吸污泵再将集污池底部约60%的废弃物回收到岸边的集污塔,对其进行脱水处理后,作为种植水果、蔬菜的有机肥。集污池里剩余肥水再流进水泥槽旁边的外池,这里养有大量的花白鲢,剩余肥水中的大量浮游生物就成为这些花白鲢的食物,实现了养殖污水零排放。这种养殖叫做“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鱼”新技术。

  循环流水养鱼技术 让养殖业也能活起来

  看着眼前500余亩的池塘,看着池中活跃的鱼儿,黄伟忠有说不完的话。2016年上半年,他与人合伙在倒树村承包了500多亩池塘养鱼,除了常规养殖草鱼、鲫鱼、花白鲢、虾等,还利用该技术,在潼南首次养殖了大鳞鲃这个新鱼种。

  “按常规方法养鱼,一般亩产在1000斤左右,而使用‘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鱼新技术’后,该基地现有的500亩鱼池,去年产鱼接近400万斤,因水质保持清洁,鱼有氧运动量大,养出的鱼品质更好,不仅肉质紧实,味道还更鲜美,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黄伟忠称。

  “养殖密度高,所产生的废弃物、肥水也必然会多。用这种循环流水养鱼技术,池塘养鱼产生的养殖废弃物得到有效利用,不光提高了产量,池塘污水排放也接近于零。”该公司技术负责人王恕桥说。

  王恕桥介绍,“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鱼技术是对传统水产养殖的一次重大变革,具有可控、高产、高效、安全、环保等优势。该模式解决了目前水产养殖存在的水体污染、产品不安全、效益不高、靠天吃饭等问题,符合绿色发展方向,是产业扶贫的新模式。”

  桂林街道党工委书记李军表示,推广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鱼技术将是桂林街道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大做强水产优势特色产业的一个重要抓手。他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加强科技创新引领,加快结构调整步伐,而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鱼技术让他们找到了这样的一个突破口。

  李军认为,低碳高效池塘循环流水养鱼技术不仅可大幅提高水产产量、水产质量,而且还能提高养殖户收入,增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下一步,他们还将借助这一技术,探索对虾、甲鱼等高档水产品的高密度流水养殖,探索水面种植水生蔬菜,进一步优化水产产业结构,提升水产产业的质量效益。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聚农网  |  会员服务  |  网站建设  |  广告服务  |  排名推广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