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秋粮收购时节,记者昨天探访了我市最大粮食储备库—南京灵山粮食物流基地,这里是全市首家数字化粮食储备库,不仅“藏”了10万吨粮食,每天还有900多吨加工后的大米、面粉从这里运出,其中面粉供应量占全市半壁江山。
全自动验粮、称重、入库、结算,1个半小时收购一车粮
灵山粮食物流基地位于六合区雄州街道,除了一座10万吨粮食储备库,还有一座面粉加工厂、一座大米加工厂,储备量和加工量居全市第一。
进入库区,运送秋粮的卡车排起了长龙,正等待收购卸车。丁泉是一位粮食经纪人,记者登上他的送粮车,客串了一回送粮员,体验了粮食收购入库的全过程。
开车的张师傅是丁泉雇的司机,大卡车满载着黄灿灿的稻谷。第一道工序是入库,粮库工作人员递给张师傅一张智能卡,系在左侧倒车镜上。车子开到抽样区,人不用下车,一根悬臂下吊一支大探针,在车厢前后左右4个点,分别取样化验。张师傅说,稻谷入库主要检验水分、杂质、出糙率等指标,然后决定等级,今年粳稻的收购价,每斤一等稻1.59元、二等稻1.57元、中等稻1.55元。10几分钟后,化验结果出来了,车子启动驶到过磅区,进行下一道工序—称重(毛重)。随后,液晶屏幕上显示出卸车仓库的序号,还伴有语音提示。张师傅把车开到19号仓库,一台皮带传输机已经准备就绪,粮食可以入库。40分钟后稻谷卸完,张师傅把车开到过磅区,再次进行称重(净重)。最后,粮库工作人员取下挂在倒车镜上的智能卡,车辆出库,整个自动化作业过程花了1个半小时。
记者下车见到丁老板,他拿着一张银行卡告诉记者,这车粮的12万多元售粮款不用提现金,全都存到卡上,方便又安全。
灵山基地副总经理张荣广说,今年秋粮收购任务是4万吨,将全部存在新库房里。目前陆续进入收购旺季,每天收购量达八九百吨。
一间仓库装了50多个探头,智能化监控粮仓内部情况
张荣广说,粮食像人一样会“呼吸”,低温条件下呼吸缓慢甚至休眠,温度高的时候,呼吸加快,加速陈化过程,营养也随之下降。所以,粮食保存最关键的问题是“温度”。国际上一般采用机械通风、环流熏蒸、粮情监测、低温保管等四项技术,让粮食始终处于“冬眠”和“休眠”状态,在几年储存期内不发芽、不霉变、不生虫。
为增加直观感受,记者随张荣广爬上一座高高的楼梯,打开厚厚的密封门,进入粮库内部。仔细一看,脚下这片平整的金黄色“大地”上,铺满了颗颗饱满的稻谷。这间粮仓高9米、存粮3600多吨,工作人员介绍,粮库的墙壁不仅有夹层,而且厚度达50厘米,连房顶都是双层的,隔热、保温、防潮效果都很好。
与普通粮库相比,数字化粮库有何神奇之处?张荣广打开办公桌上的一台电脑,粮仓内部的实时景象就清晰呈现在屏幕上。监控系统已与省、市粮食部门的系统相连,粮库保管员只要坐在办公室里轻点鼠标,就能掌握全部情况。
据了解,目前基地共有30多间仓库,仓里粮食最高堆了7米,大约每隔0.5米安装一个探头,最多一间仓库装了50多个探头。智能化粮仓还可实现虫害自动检测,发现异常气泵会自行把虫子“吸”出来。此外,还有气体在线检测等技术,主要检测粮仓内的磷化氢、氧气、二氧化碳浓度等,这些都是绿色储粮的关键指标。
每天750多吨面粉、150多吨大米从这里运出
设在灵山基地里的面粉加工企业江苏海福食品有限公司,年加工“海悦”面粉30万吨,占全市供应量一半;加工大米企业南京稻盛和丰农业有限公司,品牌“恒健”,年加工大米10万吨,占全市供应量15%。
每天这里将运出750多吨面粉、150多吨大米。记者在“海福”成品仓库里看到,等待提货的卡车排起了长队。一辆江宁区的货车要装40吨面粉送到众彩物流批发市场,只见一台机器人伸出抓手,从皮带运输机上把一袋面粉准确抓起来,转动长臂将其轻放到托盘上,回位,再抓下一包,全过程只需短短4秒。一个托盘上放50袋面粉,每袋25公斤,总重量1.25吨,3分多钟就可以搞定,然后由装卸工人操作叉车,把托盘送到提货卡车上。一台机器人的效率相当于20名工人,两台机器人同时工作,20分钟就可以装满一辆载重40吨的卡车。
据了解,目前全省有10家数字化粮库,南京仅有一家。与设在江南的粮库相比,这里的另一个优势是靠近六合、苏北、安徽的粮食主产区,如果一年有40万吨物流量,按一斤粮食省2分钱、一吨省40元计算光运费就能省1600万元,“对微利粮食加工行业来说,可不是一个小数字。”张荣广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