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村口,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蔬菜大棚,公路两旁的一方方浅水池,便是蔬菜的浇灌用水。三三两两的人群或在整理大棚,或在整理蔬菜装车。
“我们村里,每3亩田就有2亩种的是蔬菜。”在大棚劳作的桥河村7组脱贫户陈先文对记者说。
在荆门拾回桥镇,桥河村是最早发展蔬菜产业的村,全村300多户农户,总耕地面积6000余亩,其中4000亩土地拿来种植蔬菜。农民加入合作社,按照合作社制定的“绿色有机无公害”标准化蔬菜生产操作流程种植,产品由合作社统购统销。
陈先文有3亩2分地,种了6个大棚,专种空心菜、香葱、白梗芹菜三个品种,市场行情好每亩能收入1万多元,一家4口人的生活全靠这3亩多田。
在陈先文耕作的同时,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则挤满了人。
“辣椒种植一定要注意……”授课专家的讲解吸引了各村的蔬菜种植户。大家不仅听得认真,传统的、科技的手段也一个没落下:几乎每个人面前都有本子和笔,飞快地记录着专家讲的重点;专家面前的讲桌上堆满了正在录音的手机;不少人口袋里还带着U盘,打算把专家的课件拷回去仔细学习。
“按照我们现在采用的技术,豆角亩产可接近2000公斤,每亩两至三季保守收入5000元左右。”被邀请来讲课的湖南专家对记者说,如果是种植特色黄贡辣椒,亩产收入将更高,行情好的时候,产值是种植传统作物的3倍。
在镇里大力培植下,一村一品很快形成规模,如:桥河村专业种植空心菜、香葱、白梗芹菜;东风村专业种植红白菜薹、芥菜;七里村专业种植豆角;大新村及王桥村专业种植辣椒。
全镇先后成立了桥河村蔬菜专业合作社、东风村红菜苔专业合作社、沙洋县食回瞧蔬菜专业合作社、沙洋三家店生态农业合作社,发展蔬菜经纪人43人,培养技术人才18人,吸纳会员365户。并以桥河村为中心形成了蔬菜产业片区,种植总面积达1.2万亩,其中大棚蔬菜种植面积4800亩,年产蔬菜8万吨。
去年,拾回桥镇引进桥河冷链物流、拾回桥味美鲜食品等企业,形成了集供应、生产、加工和销售于一体的蔬菜深加工产业链。
蔬菜产业发展后,该镇把蔬菜产业发展与精准扶贫工作有机结合,通过吸纳贫困户加入合作社或承包闲置土地发展蔬菜产业等方式,使贫困户逐年增收。
“我们日加工能力2万公斤左右,拾回桥镇蔬菜产业基地完全满足我们现在的原材料需求,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拾回桥味美鲜食品有限公司刘志远说,公司在发展的同时还为周边贫困户提供工作岗位,凡在档贫困户均可到蔬菜基地打工,从事摘菜、装菜等工序工作,按每小时6-8元计价,可年增收上万元。
去年,拾回桥镇将130万元产业扶持资金以股权化的形式入股合作社,所获红利10.4万元分给233户贫困户,每户分得190元—2000元不等,可以连续分红3年。目前,该镇841户贫困户已有180户通过蔬菜产业实现脱贫。
随着蔬菜产业的发展,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彻底甩掉“贫困帽”,过上幸福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