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片以前是什么也种不出来的荒山!谁能想到,如今却变得那么值钱。”望着眼前的这片钩藤种植基地,剑河县革东镇光条村村委会主任欧明光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4月12日,记者一行来到剑河县革东镇光条村,遇上了村里的钩藤种植大户欧明光。
欧明光是县人大代表,他深感自己肩上担着带领村民们致富奔小康的重任。可是,光条村海拔较高,连一块平整的土地也找不出来,什么样的产业才能在村里落户呢?
“我看这些山都是荒的,就想着种点生姜,反正是长在土里的,应该能种出来。”欧明光告诉记者,2011年他在荒山上开始种生姜,但是现实给了他沉重一击,那一年他颗粒无收。
盲目选择产业不行,坐以待毙更不行,光条村的产业发展出路在哪?正当欧明光丧失信心的时候,剑河县农业局的技术员找到了他。
“技术员他们带来了钩藤苗,说是一种很有经济价值的中药材,很适合我们这里的地理环境来种植,问我敢不敢种。”回忆起刚开始种植钩藤的心情,欧明光语气依然坚定:“敢,我当然要起到带头作用。”
40亩、50亩……100亩,就这样,从2012年开始,光条村的钩藤种植规模越来越大,满山的钩藤也为光条村带来了致富的希望。
“2017年11月钩藤开始陆续进入采摘期,天天请村民帮忙采摘钩藤,一天给他们80块钱工钱。采摘下来的钩藤,县供销社以5块钱一斤的保底价格收购走,到今年过完春节,我们就挣了8万多块钱。”欧明光说,“钩藤全身都是宝,它的叶子、树根、树干,都能卖钱。种出来,不愁卖!”
“以前不敢种,我们都是观望的态度,现在看到欧主任把钩藤种得那么好,我们也愿意用自家的土地来种点钩藤。”今年,村民欧昌海、欧光成、欧安动等20多户贫困户都纷纷主动申请加入光条村松板吾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种植钩藤。
近年来,剑河县委、县政府把钩藤产业作为全县脱贫攻坚四大主导产业之一,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建立相应科研平台,着力培育开展技术攻关,采用“政、学、研、企、产、用”产业发展模式,打造全国最大的钩藤种植基地,约占全国钩藤总产量的60%以上,构建“中国钩藤之乡”。由县财政出资组建剑河县金钩藤产业供销合作发展有限公司,并申请到贵州产业发展子基金1000万元,对全县钩藤保底收购,同时县财政每年预算500万元作为全县钩藤价格保底收购资金。目前,剑河县种植钩藤涉及农户2.5万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000户1.8万人,政府政策性调控,不仅让群众得到经济上的利益,钩藤产业的健康发展也成为贫困户脱贫致富的长期保障和“绿色银行”。
春风拂过,新发芽的钩藤枝随风舞动。看着曾经的荒山如今成了致富的金山,欧明光对未来充满信心:“我们将继续完善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种出更优质的钩藤,让这片山产出更多‘金子’,带动更多村民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