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京产的20多种珍稀食用菌汇聚一堂,参加首届“金菇榜”暨京冀食用菌产品、园区、品牌打榜。
为解决传统品种季节性过剩和珍稀菇类市场供应不足,使优质安全食用菌产品与消费对接,让消费者了解哪种食用菌是安全高品质的,在哪里能买到,市农技推广站联合市区各级技术推广部门、河北省食用菌创新团队,在两地范围内进行了优质安全生产园区评选,最终在京冀范围内推选出了12家优质安全食用菌生产园区。
据市农业局农技推广站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去年全市食用菌产量达12.28万吨,产量较多的菇种主要为平菇、金针菇、杏鲍菇、香菇和茶树菇,基本形成了品类相对丰富、全年供应相对均衡的格局。同时,本市也培育、试验、推广了一批珍稀品种。
目前,例如原产于喜马拉雅山脉的野生卵孢侧耳等稀有品种,经过食用菌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专家的培育,已在北京实现人工种植,并成功推向市场。
此外,还通过市民投票评选,选出了“最具创意奖——食用菌文创及家庭园艺类产品”“最具美味奖——食用菌即食类产品”“最具人气奖——食用菌生产企业品牌”,让更多高营养价值的食用菌丰富市民的“菜篮子”。
北京市食用菌在经历了上世纪70年代的启动,80年代~90年代前期的快速发展和90年代后期至今的飞跃发展,栽培种类、规模和设施有了巨大的变化。近年来,北京市食用菌产业在“菜篮子工程”、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等项目的重点支持下,在北京市农业生产中地位逐年提高,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本市农业产业中重要的经济增长点,推进了本市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2017年,全市食用菌产量达12.28万吨,产量较多的菇种主要为平菇、金针菇、杏鲍菇、香菇和茶树菇,基本形成了品类相对丰富,全年供应相对均衡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