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网 水果网 大田网 花木网 茶叶网 药材网 菌菇网 畜牧网 家禽网 水产网 特养网 种子网 肥料网 农药网 饲料网 兽药网 农机网 温室网 食品网 工艺网

云南大山深处致富新“茶经”

   日期:2018-05-04     来源:聚农网    作者:jn720_zx    浏览:192    评论:0    

  “五一”时节,素有“千年茶乡”美誉的云南昌宁县到处春茶飘香。

  走进云南温泉镇松山村路边的一个茶叶初制所,一排竹篾编成的小烘笼整齐地排列在院子里,一个身穿白大褂的年轻人正忙着用传统工艺烘制红茶,浓郁的红茶香从小烘笼上慢慢散发。

  这个正在忙碌的年轻人名叫李建勋,是松山村的大学生村官。出生于1992年的李建勋自小生活在昌宁县城,毕业于云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

  因从小生长在茶乡,李建勋骨子里有着对茶叶深深的爱。在校期间,他选修了茶学、制茶、茶艺等专业课程,并获得了高级茶艺师、评茶员、茶叶加工员等资格认证。

  没想到,这业余爱好反而成了他融入松山村的“敲门砖”。

  自2015年11月到松山村工作以来,他始终把自己“泡”在茶里,从种植、管理、采摘、加工的每一个环节入手,将新理念新技术传播给茶农。

  两年多来,他共在村里开展茶叶技术培训30余场500多人次,茶文化培训学生200多人次、村民100多人次。他还让父母帮助贷款租了一个老茶厂,与人合伙进行改造后成立了茶叶公司,采取“大学生村官+公司+茶农”的模式,为茶产业持续发展探路。

  “松山是一个山区村,也是一个茶叶大村,村民的收入来源主要靠茶叶,茶叶的实际种植面积已突破2万亩。”李建勋说,“到松山村工作后,我就一直在思考着如何发展茶叶。一次,一个外地客商来松山看茶,无意间说起他喜欢用传统工艺制作红茶,但市场上很难买到。于是我受到了启发,就开始探索制作传统红茶的方法,经过多次试验,就有了现在用小烘笼慢火烘制传统红茶的方法。”

  为了能做出地道的传统红茶,李建勋走访了许多当年制作红茶的老茶人,咨询了许多茶叶专家,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李建勋使用的这种小烘笼,是传统工艺制作茶叶用来烘干使用的,近些年来已很少有人使用。

  今年,李建勋为了制作传统红茶,重新把这些老工具变成“新设备”,开始尝试制作传统红茶。

  为保证茶叶质量,收鲜、萎凋、揉捻、解块、发酵、烘干、审评、品鉴的每一道工序他都亲力亲为,一丝不苟。

  “现在做下来还是比较成功,但是我会不断的完善,不断改进工艺,争取做的更好,我也希望用茶叶这条路子来带动松山村农户脱贫致富,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李建勋说。

  精准脱贫工作中,李建勋挂包了2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一有时间,他经常走访所挂贫困户,指导他们种植生态茶,科学管理,并在收购鲜叶时给这2户茶农在正常生态茶价格的基础上,以每公斤0.5元的补助金额补给两户贫困户。

  “你们采这个茶,不要用指甲掐,也不要紧紧地装进口袋或篮子里,因为那样容易造成机械损伤,做出来茶的外观和口感都不好,茶叶就不值钱了。”在建档立卡贫困户李银书家的茶地,李建勋与他一边采茶一边交流采摘技术。

  李建勋挂包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李银书家因家中有三个上学的孩子,此前尽管种了8亩茶叶还是难以脱贫。

  “小李来挂钩我家真是太好了!他不但教会了我们种茶、管茶、采茶技术,我交给他茶他每斤还多补给我五角钱。”说起李建勋给他们的帮助,李银书难掩心中的激动。

  2017年,李银书家实现茶叶收入2.4万余元,比2016年增加了近4000元。

  “我们现在做的这个茶总体算是成功的,得到了客户的认可,但也还有一些技术需要进一步完善,使它更符合传统红茶的特点和客户的需求。”李建勋说,“在一天村里,就要当好一天村里人,我会与松山的父老乡亲一起努力提升茶产业效益,让这个传统产业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上焕发出新的生机。”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聚农网  |  会员服务  |  网站建设  |  广告服务  |  排名推广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