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的粮食产量占到了全国粮食产量的十分之一,是全国重要的粮仓。农业天然是黑龙江省的区位优势产业。自然,也就成了新兴的植保无人机厂家的必争之地。
前不久,随着黑龙江省最近一季植保农忙作业走向尾声,几家欢喜几家愁:大疆、极飞等头部企业都透露了各自的经营成绩。而末位企业,如广东莱盛隆,由于发展黑龙江、新疆等市场不利,前不久宣布破产。
一直以来,黑龙江都是机械化程度、航化程度最高的农业大省。2012年,黑龙江的农田里首次出现了多旋翼飞行器进行飞防的身影。2016年,大疆农业的代理商将大疆农业首款植保无人机MG-1带到了黑龙江,并在当地开展飞防作业实验。
数据显示,2017年黑龙江省的总保有量为1200台,占全国的十分之一,作业面积620万亩次,占全国约十二分之一。据大疆农业提供的数据,2017年黑龙江的MG系列植保无人机的保有量达到了700台。今年以来,预估黑龙江2018年全年无人机植保作业亩次将突破3500万亩,植保无人机保有量将突破4000台。
具体到头部厂商在黑龙江的数据,大疆农业方面透露其植保无人机保有量已突破2400台,作业面积则突破2600万亩,销售服务门店接近100家。极飞透露无人机数量超过 1000 台,总作业面积已经超过 1000 万亩次。
值得玩味的是,7月末时极飞官方公众号推送了一篇《半年作业3000万亩,极飞如何赢得黑龙江植保市场?》的文章,咋一看还以为极飞拿下了黑龙江3500万亩次作业的近九成。结果点开正文一看才发现3000万亩次是极飞在全国上半年的作业总量,真正在黑龙江的数据如上所述。对比而言算不上“赢得黑龙江植保市场”。
2017年极飞曾再次转型,从提供植保服务的新疆市场开始进行植保无人机的售卖。此前近千人的植保队纷纷打散下沉,试图把在新疆的经验带到其他省份。而在黑龙江发展不顺,似乎说明极飞前两年在新疆高举高打的“大跃进”模式并不可复制。
“今年市场竞争非常激烈,一亩地的价格被压的很低,而大疆农业今年投入了大力气去提升服务和产品稳定性,也算是支援了飞手前方的攻城掠寨。” 佳木斯大疆农业经销商表示。在黑龙江,面对销售服务门店接近100家的大疆农业,极飞的服务网点只有20余家。面对农业的投入高与周期长的产业特点,极飞除了继续努力挖角大疆农业的代理商之外,似乎也拿不出更多的真金白银投入这个长线战场。
而极飞2017年在新疆能快速发展,与之后在其他农业大省发展平平,其实逻辑一脉相承。极飞有一些互联网公司的“气质”,或者说期望自己能成为一家互联网公司。这在需要脚踏实地的农业领域非常“水土不服”。
互联网公司的一大特点是仰赖“红利”。极飞在2017年的发展中连续踩准了两个节点。一是植保机和飞防施药技术从摸索到稳定期,这一产业阶段红利使得极飞在新疆的大举投入得到了回报。因为投入的资金、人力足够,当地农户对植保飞防技术逐步接受的同时也成为了极飞的种子用户。
另一红利恰恰来自极飞的竞争对手大疆农业。大疆在2016年首次批量发货植保无人机MG-1,在产业中第一次规模化地发展出了植保队和植保无人机代理经销网络。这一业务没有先前的经验可以借鉴,不少代理商是从大疆原有的消费级无人机销售网络中转型发展,也有从传统农资农机相关的销售业务中拓展而来。这其中有一些没有摸到门道,未在2016年挣钱的代理商,成为了极飞开始售卖无人机时首先瞄上的资源。极飞通过对标大疆的代理商政策,直接获得了一些有经验和客户的代理商,绕开了大疆第一年自主摸索拓展推广的过程。
极飞从千人规模的植保服务机构转型成为销售企业的2017年,快速与大疆农业一同成为植保无人机头部企业。
而借助红利获得发展的模式,也就到2017年为止了。在作为头部企业没有外部红利,反而需要自己创造红利来提升整个产业的情况下,极飞的脚步就慢了很多。对于黑龙江这个新拓市场,极飞的投入度远远不如新疆,也没有得到外部的天时地利,自然战斗力不如一直在前方拓荒的大疆农业。
另一方面,极飞对于数据收集有着互联网公司式的热情。极飞通过对用户的作业数据的收集,形成极飞自己最终的大数据库,并以此标榜极飞的大数据与人工智能能力。这一行动在极飞设备规模较小时问题不大,而且还成为了极飞融资时的一个亮点故事。但随着整个市场规模的扩大,极飞设备越来越多。数据问题就成为了技术和道德的双重考验。
前不久极飞疑似因“断网”而引起大面积的无人机宕机即给不少用户敲了警钟,有用户认为这是极飞云服务模式的运营短板,将作业安全与数据完全交给自动程序,没有备用的应急措施。另一方面,随着极飞用户的扩大,农田作业数据和隐私等问题也开始有所议论。
但极飞方面似乎对于农田数据的兴趣甚至大于植保无人机的兴趣。看着碗里想着锅里的状态使得极飞在进入黑龙江这种机械化程度较发达、农民职业化程度高的农业大省时并没有得到更多的尊重和认可。而战线拉长后突显的服务疲态,也使得极飞在黑龙江失去了一两年前在新疆时的冲劲。
2018年,用无人机做植保已经不是一件新鲜事。被认为有风向标意义的《新闻联播》节目在春耕季一个多月时间里报道了八次无人机助力科技兴农,发展较好的六七家植保机厂商悉数亮相。在这个局面下,拼服务,拼执行效率,让植保作业收益成为了无人机厂商竞争的基本功。面对分散在各地的作业,损坏情况不一,问题原因各异的故障机,如何组建一套强大且高效的服务体系,为植保队、飞手提供专业且及时的服务,无疑是各家植保无人机品牌亟需解决的核心。业内普遍认为极飞2017年的快速发展,也有大疆农业的售后跟不上市场扩张速度的原因。2018年情况在出现了变化,以黑龙江为例,大疆农业派出售后工程师分组在黑龙江各个服务点轮值,既直接提供技术支持,也组织技术培训。进入飞防作业高峰期后,各服务点的工程师每天早晨七点开工,现场解决售后问题。这些投入带来了明显的变化,厂商的投入度对一线经销商与植保队的激励作用明显,今年黑龙江的大疆经销商已经向客户喊出了植保机维修不返厂,快速解决问题保障作业收益的口号。这意味着当地售后网点的备件储备、技修人才储备,以及和大疆厂商方面的配合流程都打磨得当,整体售后服务能力上了一个台阶。
大疆农业方面表示,已在全国培训授权了超过 300 家的维修代理网点,范围覆盖了中国大部分省市。在黑龙江、辽宁、吉林、内蒙古等重点区域,大疆农业还派出了超过 100 名服务专员,支持当地售后服务。在黑龙江省的密集作业区,大疆农业的售后网点的服务半径已经缩短为 80 公里。
在行业启动时的好奇心与新鲜感趋于平稳,外部资源红利终结,进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传统”产业周期后,黑龙江省的植保无人机格局其实可以反映全国的趋势。极飞在新疆2017年的专注与高投入所取得的回报,并非不能复制到黑龙江等其他省份。但试图像互联网公司一样在一个单点取得突破就期待复制扩张边际成本趋近于无,在传统产业里是不现实的。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已经经历过三四次转型的极飞如果再一次转型,放弃植保无人机市场,专心做农业和地理数据,那么此前跟随极飞投入巨大成本的植保队,农户以及经销商又将何去何从?难道和当年极飞的自营植保队一样,再一次集体下岗再就业吗?
这是每一个植保飞防从业者需要仔细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