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来到应县下社镇辛圐圙村,村里的街巷都是平整的水泥路面,广场上有篮球架、健步器、踏步器等多种体育健身器材,整个村子绿化很好,安静祥和。
在村西占地306亩的120多个蔬菜大棚里,黄瓜个个都有一尺长,掰下来尝一口脆生生甜滋滋的,西红柿个大浑圆,橙红的颜色一看就让人想咬一口,辣椒也顶着青绿色的尖尖在枝叶间呼唤人去采摘。
谁都不会想到,这个村子在张大美当村党支部书记前,十分落后。村民们用几句顺口溜来形容以前的辛圐圙村:“家住盐碱滩、出门行路难、买卖不方便、贫困又心酸”。连任多届村党支部书记的张大美,怎样把一个落后村变成家家有大棚、户户种蔬菜的富裕村?记者走进辛圐圙村,感受村子的新变化。
把水泥路修到村民家门口
“以前的辛圐圙村穷出了名,大伙出去都抬不起头,村里也留不住人。”张大美书记一见到记者,就打开了话匣子。
和当时同村的不少人一样,张大美高中毕业后就跟随父亲外出经商。但对他来说,走到哪里都是异乡,故乡再穷也忘不了。
怀揣着一颗赤子之心的张大美,于2002年返乡后在应县开了一家图书超市,之后又开了装饰材料超市。他时常回村看看,给村里的老人们送些生活用品,帮村里的困难户找点打工赚钱的门路。
一直热心公益事业的张大美,前前后后为辛圐圙村孤寡、五保、特困户捐助生活费和生活用品十多万元,为应县中小学累计捐赠20多万元的图书。
2008年年底,全县村委会换届,张大美全票当选为辛圐圙村村委会主任,随后又被选为村党支部书记。然而,辛圐圙村要路没路、要水缺水、要产业没产业,全村群众不到800人,半数贫困。面对这种情况,张大美绞尽脑汁想办法,先从修路上“开刀”。
他三番五次跑到县交通局争取支持,自己捐出3万元启动修路工程。当年,应县交通局出资70多万元,村民自发筹集资金10万元,一举把水泥路修到了村民们家门口。
过去村里只有一口吃水井,由于周边村农业灌溉打深水井,一到天旱,水位就严重下降,全村群众吃水非常困难。为了解决这件事,张大美又从家里拿出4万多元钱,请来了打井队,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打了十几眼井。
张大美还带来工程队建设村文化广场,安装宣传栏和健身器材,大伙闲下来的时候可以锻炼身体、跳广场舞,村民业余生活丰富起来了。
蔬菜大棚为村民增收不少
基础设施建设好后,张大美又开始琢磨让村民脱贫致富的法子。2010年,他和村两委班子成员讨论考察后决定,在村里发展以日光温室和移动大棚为主的设施农业,让村民从靠天靠地吃饭,变成依靠现代化农业致富。
今年69岁的村民张养是最早加入的农户之一,他对此感触很深。“一开始心里也不踏实,毕竟以前没做过,不知道能不能挣钱,是张书记给吃了定心丸。”张养说,张书记挨家挨户劝说,介绍大棚种植的好处,希望大家都尝试一下,要不然就真的没有出路了。村里只有1500多亩耕地,遇到干旱,一点收入都没有。
最终,通过争取信贷支持、发动农户自筹等方式,张大美带领村民投资450多万元,还从山东请来技术人员,在全县率先建起了占地306亩、由农户投资经营的高标准大棚园区,基本实现了家家有大棚,户户种蔬菜。当年,仅此一项,户均增收一万元,为塞外高寒地区群众探出了一条脱贫致富的路子。
张养当时自己投了4万元,贷款6万元。现在一天一个棚可以出500斤蔬菜,收入将近500元,到春节蔬菜价格高的时候,黄瓜、西红柿一斤能卖到七八块钱。现在日光温室一年可以收入五六万元,移动大棚一年收入两三万元。一家人钱袋子鼓了,过得顺心多了。
“村里的这一百多个大棚一天可以出两万斤蔬菜,每天收入近两万元。”张大美说,蔬菜大棚的黄瓜、西红柿、辣椒长势都很好,本地和外地商贩主动过来收菜。
“……望远方,大地一片苍凉,而我村大棚一排排整齐又安详,农民把它当成工厂,把它当成银行。用心经营吧,大哥!它能改变你的生活,更能改变你的模样。”这是张大美在村里大棚建起来之后写的诗,足以看出他对村子富裕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