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气温已经微凉的八月末,第三届京津冀中药材产业发展大会已经结束,笔者再次来到滦平县金沟屯镇下营子村。
随着车行,梯田状的中草药种植园映入眼帘,一眼望不到边,黄色的射干花、紫色的醉蝶花,还有长满果实的秋葵,好似在向游人挥手致意。
“这就是我们村的朝阳产业,大面积梯田种植的全部是道地中药材,在这里我们还要集中打造中药材花海小镇。”随行的中药材产业种植基地总经理汤继永的话语让我们沉浸在美丽的田园风光中。
眼前这番景象,让人很难想象,这个村曾是全县情况最复杂、经济基础最差、乡村环境最乱的村子。
滦平县下营村全村456 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54 户,人均土地面积不足2亩,而且多为山地,要土地没有土地,要资源没有资源,脱贫任务很重。
像下营村这样的贫困村在滦平县还有很多,面对如期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目标,时间紧、任务重,引来适合当地项目、发展致富产业是决胜脱贫攻坚战的关键保障。
对于下营子来说,中药材产业项目成为全村脱贫致富的不二选择。
“真是感谢党给我们引来了这样一个好项目,让我在家门口就能赚钱,赚多少都能攒下,以前外出务工,岁数大了一般不爱要,外出吃住行都要花钱,省吃俭用一年也就攒下一万多块钱,现在家门口赚钱,不仅能照顾家,而且赚的钱比外出打工还多。”正在金沟屯镇下营子村中药材种植基地干活的下营村村民权少维谈到自己现在的生活很是满足。
权少维,2018年61 岁,家里有三口人。妻子患有再生障碍性贫血病,家里还有一个正在上大学的学生。
他现在每天在中药材基地务工,一天能赚100 元,一年有七八个月都在园区打工,家里还有5 亩多山地都流转给了企业,一年能赚租金4000 元,此外还有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扶贫资金入股园区分红,一年股金940 元,一年干下来能剩下25000 多元,人均年收入8000 多元,实现了脱贫致富。
下营村像权少维这样的54 户贫困户都已经在2016 年提前实现脱贫,有的还实现了奔小康,“一地生多金”的扶贫模式,给贫困户带来了实惠。
发展中药材产业,更重要的是要增强贫困户的内生动力,实现短期脱贫和长期增收的平衡。
滦平县依托“药发会”双万亩中药花海、虎什哈现代农场万亩果药间作等5 个万亩产业调整扶贫示范区,将全县60853名建档立卡人员分类施策,确保全县13369 户、42839 名已脱贫建档立卡人口脱贫成效巩固提升,6543 户、18014 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稳定退出,真正摆脱贫困桎梏、撕掉贫困标签。
“当地涌现出不少有能力、有意愿、有条件种植中药材的合作社和贫困户,我们实施科技人员包乡、包村、包点,组织技术骨干深入田间地头,将实用技术传授给种植户,让他们成为产业发展的直接参与者。”滦平县金沟屯镇党委书记张学松说。
全产业参与,全过程收益。当前,中药材产业已经成为滦平县的扶贫主导产业,辐射带动7766 户贫困户、23732 人实现脱贫致富,占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口的39%,苦药材结出了脱贫“甜蜜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