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籽
中美贸易战的开启虽然会使我国开启南美大手笔采购模式,但依然会因美国大豆输华数量的下降而出现国内的供应缺口,由此国内必须更多地进口其它油籽原料或是蛋白产品,其中鉴于全球油菜籽的产量与贸易量,我国进一步增加油菜籽进口自然是不错的选择之一。而作为全球最大的油菜籽进口国,我国进口数量的提升势必会令全球油菜籽的贸易量提升至更高水平,不过与此同时,全球最大的油菜籽加拿大油菜籽却面临减产,矛盾也由此显得突出,所以进口成本或许成为扩大进口油菜籽的瓶颈。
随着8月23日中美贸易笫二批商品互征关锐的实施落地,至此第一轮双方确立的各5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稅已全部兑现,而根据之前我国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的公告,我国也正式开始对原产于美国的659项约50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25%的关税,其中也包括了市场最为关注的大豆,由此美国大豆的输华道路至少在短期内已经堵塞,也造成了我国大豆开始在未来面临短缺。据粗略计算,以2017年我国共计进口3285万吨美国大豆为基础,在明年南美大豆集中上市之前我国面临约1000-1200万吨的大豆缺口,因此我们必须考虑通过其它环节来弥补这一缺口。
根据美国农业部8月份供需平衡表显示,2018/19年度全球除大豆外的主要油籽产品的产量为2.36亿吨,而出口量接近产量的10%,出口数量较大的前三大品种依次是油菜籽、花生和葵花籽,其中油菜籽的出口量就高达1747万吨,加拿大则占据了1160万吨。而目前我国年进口油菜籽约500万吨上下,后期仍有进一步提升进口数量的能力,加之年度加拿大油菜籽期末库存就高达280万吨,全球更是高达600万吨以上库存,我国进一步增加100-200万吨油菜籽的可能性很高,甚至200-300万吨都有较大可能性,这也将导致2018/19年度全球油菜籽的贸易量是看涨的。据最新预计,2018/19年度加拿大油菜籽出口量预计为1150万吨,高于上月预测的1100万吨,上年为1080万吨。
在美国经济形势积极向好以及中美贸易战深入的背景下,人民币汇率从今年4月份至今一直处于振荡下行的贬值通道之中,而虽然北京时间8月25日凌晨,中国央行周五宣布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价行重启“逆周期因子”,抑制推动人民币走低的市场因素的影响,但截止至8月27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于6.8508,较4月初的6.2764低点贬值了约9%,这导致了我国人民币国际购买力的严重下降,并且实质上造成了我国进口油菜籽成本的同步上升,等同于过去的贬值造成了300多元/吨成本的增加,而未来人民币汇率似乎仍有进一步贬值的空间,所以这对于进口商品市的影响将是长期持久的。
综上所述,业内人士认为中美贸易战的发生使得我国不得不为弥补大豆供应的缺口而增加其它地区大豆或是别国其它同类产品,而其中鉴于油菜籽的产量与贸易量,我国进一步增加油菜籽数量也是不错的选择方案之一,由此全球的油菜籽贸易量也将因全球最大进口国——中国的提升而增加。不过此时因播种面积下降和生长期主要产区遭遇高温热浪,全球最大的油菜籽生产国与出口国——加拿大产量却面临下降,而供需方面的不同变化也将对市场价格形成利多,加之人民币持续贬值的影响,所以我国未来究竟会增加多少油菜籽进口其实并不好说,不过就目前的统计来看,四季度我国的进口油菜籽到港量似乎也只有历史中等水平上下,月均在40-50万吨左右,并未显现出中美贸易战所带来的利好,菜粕市场的未来供应也并未出现预期中的放大,而目前我国菜粕的消费在与豆粕的价差一再拉大下有所好转,因此未来菜粕的表现或许会优于豆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