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召开的“第三届中国大豆产业国际高峰论坛”上,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副主任王晓辉表示,从供给角度看,美国大豆具有现实的增产压力,南美在2019年有巨大的增产潜力,从需求角度看,国内大豆的需求可以通过调减使用比例来降低进口需求。
王晓辉说,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发布的2018/2019年度中国大豆产需平衡表中,首次下调了2018/2019年度中国大豆的进口预测数据。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和美国目前仍未就如何解决两国贸易争端达成一致。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未来的大豆进口数量将决定着中国以及全球的大豆价格。
从影响价格的角度来看,最长期、最根本的还是来自于供给和需求之间两种力量的变化以及发展的趋势。从目前情况可以看到,即将收获的2018年美国大豆的生长形势非常好,单产水平可能会大大超过预期。8月份美国农业部预测今年美国的大豆单产将会达到每英亩51.6蒲式耳,而且普遍认为这个单产水平被低估了。从价格来说,CBOT大豆价格从前期10美元/蒲式耳以上,降低到现在的8.2美元/蒲式耳左右。尽管前一段时间美国拿出120亿美元补贴各种农业种植者,但大豆价格下降已经影响到部分农民的售粮意愿。
王晓辉表示,从减少豆粕饲用比例的角度来讲的话,现在完全可以做到用人工的氨基酸添加到饲料里面去取代原来的大豆蛋白。据他了解,国内一个大型的饲料养殖企业,现在豆粕使用比例已经降低了3到5个点。从实践角度来看,以人工合成的氨基酸来替代这些传统的蛋白完全可以做到100%的替代。
受各种因素影响,近段时间国内豆粕消费减量。从历年肉和粕的销售情况来看,未来豆粕消费有减少的可能性。在2017/2018年度的增长速度已经从上一个年度的7%降到了3%,今年这个速度还会继续下降,下降幅度取决于未来在豆粕使用比例上的减少幅度。
王晓辉预计,下一年豆粕的使用总量会将会降到7000万吨以下,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国内豆粕销量下降。豆粕供应出现的减量,要积极通过增加菜籽粕、棉粕、花生粕、DDGS等其他杂粕的用量予以缓解。从数据、实践和具体生产来说,我们都可以做到减少大豆的进口而不影响国内的供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