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网 水果网 大田网 花木网 茶叶网 药材网 菌菇网 畜牧网 家禽网 水产网 特养网 种子网 肥料网 农药网 饲料网 兽药网 农机网 温室网 食品网 工艺网

河南南召:废弃矿山变致富山(图)

   日期:2018-09-17     来源:聚农网    作者:jn720    浏览:399    评论:0    

  金秋送爽,瓜果飘香。地处伏牛山南麓的河南南召县留山镇上官村,废弃的矿山上120亩梨园硕果累累。9月10日,在梨园的空地里,南召县上官牧园农民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国华动员大家:“今年咱们合作社的梨子丰收在望,今天开始采摘,谁摘得多摘得好,收工时评出来摘梨状元,有奖励!”

  人称“老矿长”的刘国华话音一落,村民们便两人一组弯腰钻进梨园,眼疾手快,五指轻轻一扭,水灵灵的香梨完好地落入筐中。忙碌采摘中一片欢声笑语,梨园里回荡着丰收的喜悦。

  南召县留山镇上官村村民王振发说:“我们平常五分钟能摘一筐鲜梨,摘一筐梨三块钱,一天能摘40筐。今年秋梨大丰收,估计收获40万斤,能卖80万块钱。大家伙儿挣钱有门路,干劲十足。”一会儿工夫,几十筐梨就被装车运送到保鲜库进行分拣、寄送,随着物流网销售到全国各地。

  然而,在几年前,这片梨园还是一座废弃的铁矿山。上官村蕴藏着丰富的铁矿资源,2008年外地客商承包开发矿山,开采铁矿把山体挖得千疮百孔,植被遭到严重破坏,2011年小铁矿被当地政府叫停。一些在铁矿厂务工的村民们失去了经济来源,纷纷摇头叹息。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是山区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同样在外地开矿的南召县上官村村民刘国华把2000亩废弃矿山流转过来,先后投资1400多万元,对废旧矿区及周边荒山实行土地平整,科学规划开发,经过多次考察引进红香酥、玉露香、考密斯等新品种梨树,栽植1万多棵梨树、石榴树、桃树,树下套中黄金蜜瓜、花生、红薯等农作物,成立了上官牧园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然而,从没种过果树的刘国华对果树剪枝、病虫害防治知识一窍不通。那一段时间,刘国华拿着“病枝”每天跑郑州找专家请教,像疯魔了似的。他下定决心要把果树种好,把废矿区变成花果山,把荒山变成群众致富的金山银山。

  刘国华培育的新品种梨一上市就受到了大众的欢迎,但是随着产量越来越高,销路问题让他犯了愁。为了滞销的果子卖出去,刘国华一方面发起了果树认领的活动,一方面和县邮政公司合作,通过电商销售梨子。这两招很快奏效,订单纷至沓来,每天应接不暇,果子打开了销路。

  随后,刘国华又在矿山山腰建成占地100多亩、58个标准化香菇种植大棚,种植香菇20万袋,养了300多只山羊,整个废矿山一派勃勃生机的景象。

  培育绿色产业,不仅让裸露的山体披上了绿装,而且为当地村民开辟了致富路径。2017年合作社生产鲜果10多万斤、90吨香菇,入社108户,吸收80多名群众在基地务工,22户贫困群众找到增收“钱”途,发放务工工资60万元。

  上官牧园农民专业合作社香菇基地负责人文廷焕自信地说:“我们用剪下的梨枝制成香菇菌棒,利用废弃的香菇菌棒和羊粪混合制成有机肥,把有机肥施到果园里头,这样就形成了一个绿色环保的生态农业循环。我们生产的果品、农产品都是有机食品,销路越来越宽广。”

  刘国华说:“合作社通过恢复矿山植被,发展林果业,改善生态环境,走出一条由荒变绿、由绿变富、由富变美的道路。明年梨树进入盛果期,预计产量70万斤,香菇也将和福建一家企业签订供销协议,村里群众春管秋收、夏种冬采,一年四季都有进项,废矿山成为群众致富的靠山。”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聚农网  |  会员服务  |  网站建设  |  广告服务  |  排名推广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