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从事牦牛相关产业的加工企业超过500家,从事牦牛养殖和生产的合作社组织达1000多家,带动农牧户50余万户。前不久举行的第六届国际牦牛大会暨第一届青海牦牛产业大会透露出的信息表明,随着传统畜牧产业加快转型升级,青海牦牛产业迎来了“最好的时代”。
青海拥有可利用草场面积达到4.74亿亩,其中经过有机认定的草原面积超过6000万亩。近年来,青海加快建设全国草地生态畜牧业试验区,畜牧资源开发取得显着成效。“2017年,青海省牦牛存栏达到481万头,占世界牦牛的三分之一,占全国的40%。”青海省农牧厅厅长王玉虎介绍,经过近年来的快速发展,青海牦牛养殖、加工、销售一体化体系初步形成,牦牛相关产品种类达到200多种,牦牛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4%。
与此同时,随着科技推广力度加大,青海建立了牦牛产业研发平台,并在高效养殖、野牦牛驯化利用、牦牛复壮、牦牛犊开发等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其中,牦牛一年一胎在试验区已达到75%以上,而大通牦牛新品种的成功培育,更是填补了世界牦牛育种史的空白。
“尽管这几年青海牦牛产业发展加快,但是受地理、气候等因素限制,仍存在生产经营方式传统粗放、畜群结构不合理、龙头带动不强、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不高以及资源环境约束等问题。”王玉虎说,青海省政府日前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牦牛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要把牦牛产业作为深度贫困地区发展的重要支柱和突破口来抓,这将为牦牛产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据介绍,按照以草定畜、草畜平衡的理念,通过实施品牌强牧工程、良种工程以及产业链延伸,到2025年,青海将被打造成为全国牦牛特色产业优势区、全国重要的牦牛肉生产基地和精深加工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