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记者来到关岭自治县上关镇冬足村。该村是上关镇小有名气的养蜂村,村里养蜂能手比比皆是,村中养蜂户占比近50%。
冬足村共有629户3080人,2014年建档立卡时,贫困户为194户852人。2017年,该村村支两委利用当年每户1000元的“短平快”项目,共计19.4万元的补助为194户贫困户每户购买了2个蜂箱,依托村中养蜂大户的养殖经验,让大户带动贫困户,加上合作社定期开展集中养蜂培训,以养蜂为发展路子,使贫困户成功脱贫。
经过一年的努力,2018年,冬足村贫困户为79户265人。冬足村村支书陆发明告诉记者:“村里90%的贫困户养蜂是比较成功的,其中20%的贫困户更是发展到了6箱蜜蜂的规模。如果气候比较好,管护也上心,每年每箱能产30斤左右的蜂蜜,一般情况下每年每箱至少能产15斤,以现在冬足村土蜂蜜的价格来算,每斤为100元。”
贫困户周强波自领到2箱蜜蜂后,按照村里培训的内容,加上时常向村中养蜂大户请教养殖技术,从以前的2箱蜜蜂发展到了现在的6箱蜜蜂,一年纯收入几千元。他告诉记者:“养殖蜜蜂,只要前期管护好,平时不用花费太多的时间,在务工之余,还多了一份收入。”
据了解,冬足村整村约有1500箱蜜蜂,其品种大多为中华蜜蜂,行动较为灵活,能够有效地躲避敌害,也能够采集零星的花源。“我们冬足村养蜂有三点讲究,一是蜜粉源要充足,二是必须选好品种,三是严禁蜜蜂近亲交配。而且养蜂除了第一年的投入,只要管护得好,后期基本上没有什么成本,且蜂蜜的经济价值很高。”谈到养蜂技术,村中的养蜂大户龚万才便侃侃而谈:“我家今年养了600箱蜜蜂,卖了300箱蜜蜂,收益为20多万元,剩下的300箱蜜蜂产蜂蜜3吨左右,目前已卖了三分之二,就有30多万元的收入。”
像龚万才这样的养蜂大户,冬足村就有十多户,而每户养蜂大户都会聘请村民务工。据龚万才介绍,一般的养蜂工人,不仅每个月能有2000元的工资,养蜂能手还会教其养蜂技术。而技术过硬的技术工,每月的工资则是4500至5000元。
据陆发明介绍,除了养蜂产业,今年4月,村合作社又发展了336亩的饲料玉米种植,第一茬玉米已经在收割,而且以14.5万元的价格全部销售给了乐安村的国画山养牛合作社。从今年4月到8月,村民们在合作社里务工,每人每天70元。明年合作社也将发展养蜂产业,计划养殖400箱蜜蜂,以每年每箱保底产蜜15斤来算,预计年收入为60万元左右。合作社养蜂和饲料玉米收益的70%将分红给贫困户,20%归合作社,10%归村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