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九月,薯地飘香。商都县屯垦队镇六盆地村种植大户二姑娘的马铃薯基地机声隆隆,人声鼎沸,一片繁忙。
田间,马铃薯收获机翻起的土豆黄橙橙一片,散落在黑黝黝的土地上,煞是好看。负责捡拾土豆的几十个农民工是清一色的女子,她们头上包着五颜六色的围巾,腰间裹上一打网袋,弯腰、蹲下、起立,把一袋袋土豆送到指定包装袋。地头,小四轮车把一袋袋土豆装到客商的大货车上……机械的轰鸣声、人的吆喝声,还有不远不近停靠着大大小小的车辆……远远望去,一道独特的丰收场景映入眼帘。
“我叫黄素芳,说我大名人们不知道,一说二姑娘,三里五村的人都知道。”正在地里忙活的二姑娘,一会儿接打手机,一会儿指挥车辆,忙得满头大汗。二姑娘说话干脆,普通话虽然不标准,但基本能听懂。她说,经常和侉子打交道交流太困难,逼着开始说“商普话”(带有浓重商都方言的普通话)。她手指一眼望不到边的马铃薯基地,言语间满是兴奋,今年我种了500亩“希森6号”和“希森3号”新品种,平均亩产都在4.5吨左右,价格还不赖,每斤6—7毛钱,现在当天收获就能当天卖掉。
二姑娘拿起足有2斤重的大土豆告诉记者,现在当地的土豆“腿”可长了,主要销往浙江、北京、南京等省市。过去是“收不收,吃一秋”,现在是变一季销售为四季销售,打的就是个时间差。她的马铃薯除了收获时卖一部分还储藏一部分,以便在冬春季市场土豆紧缺时出售。当然,要想站稳市场,还得有个好品质。“希森6号”等新品种表皮光滑、芽眼浅、干物质含量高、口感好、产量高,是天南海北客商的抢手货。就我个人而言,今年,我盘算大概就马铃薯一项可收入30万左右。
“二姑娘是个女汉子,现在还是希森马铃薯公司代理乌兰察布马铃薯籽种的经纪人。”希森公司的老总们对二姑娘的工作赞许有加。她在公司靠“量积分”和“返点”挣钱,也是一笔不菲的收入。熟悉她的人都说,别看二姑娘挣钱,那是她辛苦付出的结果。二姑娘每天五点钟起床,忙得陀螺转。女儿在集宁读书,半年也见不上妈妈一次;老公在铁路局上班,两个人都快成陌生人了,每天就是在电话上聊聊。“不过,到冬天农闲时,可以团聚几天。”二姑娘说,为了打出商都马铃薯品牌,自己赚点小钱,苦点累点无所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