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贵州省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暨第六届贵阳农业嘉年华在息烽县拉开帷幕。农味十足、丰富多彩的特色活动,极具贵阳特色的农特产品及民间美食展销,在丰富游客体验感的同时,也增强了农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提振了脱贫致富信心。
如今,“丰收”二字已经不局限于量的丰产,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已成为“丰收”新内涵。让农民丰收又增收,这也是破解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的题中之义。近年来,贵阳市委、市政府坚持不懈推进的“菜篮子”民生工程,在保障市民餐桌安全、提升市民幸福感和获得感的同时,使农超实现对接,降低流通成本,让利润最大化,增加农民收入。
以前农民种什么、种多少,都会因为销路问题而畏手畏脚。在“菜篮子”工程的推动下,有订单、有合同,解除了后顾之忧,小家庭生产变成了规模性生产,农村土地变成了基地。在贵阳市花溪区黔陶乡,“菜篮子”工程直接带动周边4000余户农户种植香葱超过10000亩,香葱一年至少能种三季,年产量达6万余吨,总产值3.6亿元。这一鲜活的事例表明,保障市民餐桌安全的“菜篮子”工程,也是农民增收创富的“钱袋子”工程。
国家统计局贵阳调查队日前的一项调查显示,近九成贵阳市民对“菜篮子”惠民工程实施成效表示满意。这得益于市委、市政府深入推进贵阳大市场带动全省大扶贫和解决“菜价贵”问题攻坚行动,有效破解“买菜难、买菜贵”民生难题所做出的努力。市委十届四次全会明确,要着力实施大帮扶、大市场、大就业、大产业带动工程,发挥省会引领带动作用。随着农村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优质农产品大量“泉涌”,借助“菜篮子”工程等举措,广大农民将会丰收又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