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西风起,又到秋高蟹肥时。今年秋天,在衡南县三塘镇前进村的蟹田里,安徽籍养殖大户王召平正忙着捕捞螃蟹,只见他将地笼轻轻一抖,“泥螃蟹”立马现身,挥舞着大大的钳子。
2017年,衡阳市养殖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召平精心引入阳澄湖的优质蟹苗,并加以家族优越的养殖技术,小小的蟹苗,经历了13次脱壳的成长,终于成为餐桌上蟹肉嫩、蟹黄多的肥美大螃蟹。如今已是收获的季节,衡阳的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吃到今秋最鲜美的味道——“蒸湘大闸蟹”。
“我的螃蟹都是用生鱼肉喂的,不用饲料,这种螃蟹的肉不但结实,而且味道鲜美,膏也是又硬又黄,蟹黄普遍高于饲料喂养的螃蟹20%到30%。”王召平介绍。
据了解,2016年,在建筑行业摸爬滚打了20余年的王召平带着家族的养殖技术来到了衡阳,再一次走上了创业之路,他先后在洪市镇、鸡笼镇等地“挑水选土”,经过六、七次尝试,养殖基地才最终在三塘镇落户。
2017年底,王召平在这300亩养殖基地,投放了50万只蟹苗,预计今年的产量能达到40万只,年产值可达1000万元。这极高的成活率自然是离不开王召平所掌握的养殖技术,祖籍安徽马鞍山的他,整个家族从事水产养殖近30年,培育的蟹苗在安徽、江苏等地拥有30%-40%的市场份额。
王召平说,三塘镇的水源靠近蒸水河,这一水域的水质都特别好。他将河水引进蟹池,加以处理,每天再把活鱼捣碎,加入玉米和食盐,按比例投食喂养出来的螃蟹味美膏厚。一早便和6家企业合作,同时也吸引了周边的养殖户前来取经。
“最近一个多月,有几个养殖户和水库的老板都来了,同意明年和我们合作,进我的蟹苗,学习我的培养技术,我们公司也会派员工和技术员去指导他们。”王召平说。
除了养螃蟹,王召平的养殖基地还养了不少台湾泥鳅、甲鱼、雄鱼,他在当地还请了16个农户帮着一起打理,每人每个月可以拿到3000块钱的工钱,其中还有两户贫困户。王召平说,目前,公司已经流转了700亩农田,准备以“蒸湘大闸蟹”为基础,扩大生态养殖规模,并打造万亩桃林,规划生态休养项目,建成后可带动农户8000户,解决就业1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