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高山蔬菜在湖北宜昌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火烧坪乡发展起步。
如今,高山之上,星星之火已燎原,火烧坪也成了全国有名的高山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出产的白萝卜、包菜、大白菜,行销大半个中国。
火烧坪蔬菜历经30多年发展而不衰,有着怎样的启示?
萝卜估价按亩卖——建成高山蔬菜集散中心。
不是每个名字中带“火”字的地方,夏天都炎热,比如火烧坪。
平均海拔1800米、最高海拔1950米的火烧坪,无霜期短,冰雪覆盖期100多天,没有明显的夏季,素有“长阳西藏”“天然冰箱”“云上凉都”之称。
行走高山上,见不到空调、电扇,哪怕是夏天,晚上睡觉都得盖被子,而上了年纪的人,早晚还得生炉子。
夏天火烧坪虽不炎热,但绝对“火热”,因为,这里是闻名遐迩的“中国高山蔬菜第一乡”,是鄂西最大的高山蔬菜集散中心。每年盛夏时节,当平原很多地方蔬菜进入淡季,火烧坪的高山蔬菜却进入了旺季。
盛夏,驱车前往火烧坪,在沪渝高速长阳贺家坪站下,取道新修的盘山水泥公路上山,约一个半小时的车程里,沿途都能碰到满载新鲜白萝卜、包菜或大白菜的厢式大货车,从山上下来,络绎不绝。
入夜,乡集镇上大大小小的冷库里,灯火通明,工人们或流水作业洗萝卜,或专心致志分拣包装蔬菜。
“蔬菜旺季用工量大,活跃在当地的务工人员有好几千人。”火烧坪乡党委书记李德兵介绍,洗好的萝卜,分装好的大白菜等,被送进冷库预冷,然后装车上路。
时间如水,静静流淌,不知不觉夜已深。月明星亮,愈夜愈美丽。转钟过后,高山之巅渐渐陷入沉寂。
天明时刻,勤劳的“背脚佬”(背菜工人),起得最早,背上“背架子”、竹篾筐子,提上“打杵”,走进田野,开始劳作。
天蓝如洗,阳光明丽。火烧坪乡青树包村林朝君家的萝卜地里,工人们将成熟的萝卜拔出,剁掉叶子,用筐子装了背到一辆小货车上。一车装满,车辆启动,前往乡集镇冷库交货。
高山之上,卖萝卜卖出了豪情,“过秤称、论斤卖”已过时,而如今是丈量后按亩卖。
青树包村村民介绍,今年萝卜行情总体还算可以,高的时候价格一度涨到6000多元一亩,相当长一段时间,价格稳定在4000元一亩,“但部分早萝卜行情不行”。
除了火烧坪,邻镇等地的白萝卜,也是先运到火烧坪乡集镇粗加工,清洗、预冷,再装车发往华中、华东、华南大中城市。
攒人气,聚财气。除了务工人员、运菜车辆外,还有天南地北的客商——蔬菜贩子来到火烧坪采购、“淘金”。
“每年6月至10月都在火烧坪,其他时间则在山东、重庆、湖北沙洋等地收购。”今年30岁的李孟维,广东汕尾人,收购销售白萝卜已有11年历史,他表示,他采购的火烧坪白萝卜,主要发深圳,部分产品在深圳中转后销往香港。
“火烧坪的萝卜最甜。但因坡田多,几乎都是人工种植采收,很辛苦。”李孟维建议,火烧坪可以大量引进机器来洗萝卜,以减少工人们的劳动强度。
开拓精神最可贵——火烧坪蔬菜风靡全国。
在邻近乡镇及本地人的口中,提到火烧坪,常常用“高荒”两个字来替代。
改革开放之前,火烧坪是全省最贫困的山乡之一。
“种的野鸡啄(玉米),吃的洋芋果,向的蒿子火,住的茅草窝,穿的补巴坨。”当地顺口溜,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当年“百里高荒”经济社会发展落后的窘境。
但贫穷并未限制想像。发展药材、飞播造林、种植土豆……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不甘心吃救济粮的山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探索从未停歇。
1985年,为蔬菜秋淡而发愁的宜昌市决定利用高山小气候,在长阳乐园发展高山蔬菜。与乐园挨着、海拔更高的火烧坪,出产包儿菜,能不能发展蔬菜充淡?在火烧坪乡邀请下,宜昌市蔬菜办考察之后,于1986年将火烧坪也列为高山蔬菜种植基地。从此,百里高荒搭上时代快车。
很快,人们发现宜昌这个市场太小了,富有闯劲的村民于是走沙市、到武汉,奔湖南、下广东,火烧坪的包菜,销路就此打开。
“1998年,一座大型冷库在火烧坪面世。接下来,一批冷库如雨后春笋,在火烧坪建起。加上越来越发达的交通,火烧坪的高山蔬菜销售半径进一步扩大!”长阳县农业局局长程刚说。
与大城市超市“农超对接”,荣登2008年北京奥运会餐桌,直供2010年上海世博会……火烧坪的高山蔬菜步入快车道。高峰年份,火烧坪高山蔬菜种植面积达到8万亩,年产量25万多吨。
勤劳勇敢的山民们与时俱进,以市场为导向,不断更新品种,调优结构,从最初的种包儿菜、大白菜为主,慢慢变成了今天的种植白萝卜为主,并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科学种植技术和标准。
眼下,火烧坪不少蔬菜种植大户被邀请到相邻市州高山地带,当起蔬菜种植顾问。
位于火烧坪的湖北省高山蔬菜试验站,2008年成立,隶属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也是我国高山蔬菜试验站第一站,实地研究高山蔬菜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关键技术问题,为高山蔬菜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湖北省农业科学院蔬菜学科首席科学家邱正明,带着一帮科研人员,常驻火烧坪开展工作。
“山民的开拓精神最可贵!”邱正明受访时表示,火烧坪高山蔬菜的发展史,本身就是一部创业史,更是一部奋斗史!
邱正明介绍,现在全国有10多个省市在发展高山蔬菜,我省一直走在前列,很多地方都借鉴火烧坪的发展经验。
土地休耕轮作——走绿色发展之路。
天空湛蓝,花海金黄。
8月16日,在火烧坪乡青树包村杨家湾向阳坡上,金灿灿的野花漫山遍野怒放,形成天然花海。
金黄的花,其植株当地人称“捧捧叶”(音),叶片较大,常被孩子们用于盛装野果,经查询,其学名为齿叶橐吾。
行走花海,凉风徐徐吹,鸟儿在耳边啾啾鸣叫。远处牧场,洁白的羊群在青草丛中吃草,星星点点。再远处,是连绵起伏的群山,群山之上,有“格子布”般的高山蔬菜农田,以及散居山间的高山人家。
然而,时光倒流,向阳坡上曾是成片成片的蔬菜地;再倒流,这里则是空气清新草木青翠的林地或草地。
片面追求经济利益,不惜毁林开荒来“扩张”!一度,火烧坪这种急功近利的发展模式,被诟病为充满忧患的发展之路。
大面积毁林开荒产生恶果,森林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频发,得不偿失。
“好在,这一页已翻过去了。通过持续的退耕还林、还草,生态得到阶段性恢复。”程刚说,现在不少农户自觉进行土地休耕轮作,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所以火烧坪现在的高山蔬菜种植面积,已经没有8万亩了。
生态得到保护,产业经济才走得更远。向阳坡上,近年新修了观景步道,成了当地人以及外来客商观景散步好去处。
据介绍,火烧坪蔬菜严格产品质量,推行标准化生产。当地加大科技服务力度,开展高山蔬菜标准化示范栽培、管理技术培训,广大农户自觉按标准化要求进行生产,高山蔬菜持续健康发展。农业、工商、技术监督等部门大力整顿和规范农药、肥料等农业投入品市场秩序,开展定期和经常性的检查,从源头上确保蔬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严把生产准入关。在蔬菜生产的关键环节和集中上市时间,大量技术人员开展蔬菜检验、检测,确保进入市场销售的蔬菜农残不超标,严把市场准出关。
“在包括火烧坪在内的全县高山蔬菜重点产区,探索建立蔬菜安全追溯制度,扫一扫二维码即可找到冷库业主、生产农户等信息,实现了‘从田间到市场’的全程质量可控可管。”程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