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区里大力宣传,我们也知道露天焚烧秸秆会污染环境,我们也不想烧。现在好了,老百姓还有肥了,秸秆也有了出路。”近日午,绥化北林区绥胜满族镇富强村村民莫兴艳在地里一边收拾秸秆,一边兴奋地说。
绥胜满族镇耕地面积12.6万亩,其中玉米面积9.9万亩,玉米秸秆产量在10万吨左右,每年春秋两季有效解决秸秆露天焚烧任务量非常大。通过玉米秸秆翻埋、玉米秸秆覆盖、水田耙浆、秸秆沤肥实现还田,推进秸秆肥料化利用。计划利用秸秆6.17万亩、5.38万吨,利用率57.2%。在富强村继续推行秸秆沤肥技术,计划玉米秸秆沤肥2000亩、1780吨。
在富强村的一处沤肥现场看到长方形的大炕,技术人员介绍,这个沤肥现场总计使用玉米秸秆约1350吨,秸秆沤肥的主要原料是玉米秸秆、禽畜粪便、沟淤黑土、秸秆腐熟剂,这些原料按科学配比,加适量的水,分四层堆制。预计可产生物有机肥4000立方米、约2000吨,按每吨400元计算,可实现销售额80万元。
据了解,绥胜满族镇利用秸秆沤肥的方法不但解决秸秆处理难题,肥料还能改良土壤,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有利于土壤保水。同时还可以增强农作物的抗旱、抗病等自然灾害能力,提高单产、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受到本镇农民和周边村民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