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果菜茶生产机械化现场推进会在湖北宜昌举行,这是农业农村部第一次召开推进果菜茶生产机械化的工作会议,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在农业各领域对机械化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在广大农民对农机装备的依赖越来越明显的背景下,机械化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农民生产意愿和农业生产的稳定发展。加快推进果菜茶生产机械化,提升果菜茶生产机械化水平,已经成为果菜茶稳生产、提效率、降成本、增效益的迫切需要和现实选择。此次推进会上,湖北、上海、江苏、安徽、山东、陕西6省市做了典型发言,向与会者分享了在推进果菜茶生产机械化方面的重点做法及经验总结。
湖北省聚焦丘陵山区发展经济作物
近年来,湖北省农机局聚焦丘陵山区,坚持以粮为主、粮经并举,补齐发展短板,以购机补贴政策为抓手,大力推广果菜茶生产机械装备,以现场活动为载体,加快推广果菜茶生产机械化技术,以示范项目为依托,着力提升果菜茶生产机械化水平,全省果菜茶生产机械化水平取得明显提升。
茶叶生产机械化迅速普及。目前,在湖北省的标准化茶园,茶园耕整、修剪、植保等环节主要依靠机械化作业,运输、茶叶杀青、揉捻、成型、干燥、包装方面也基本实现了机械化作业,部分茶产区机修剪率达到了90%以上,机采摘率达到了50%以上。截至2017年底,全省茶叶机械拥有量达23万台,其中,茶叶修剪机9.2万台,茶叶采摘机3.8万台,茶叶加工机械9.9万台(套),茶叶生产机械化技术正在加快普及。
蔬菜生产机械化发展迅猛。当前,湖北省蔬菜生产机械化耕整水平在85%以上。部分地区开始探索蔬菜机械化播种和机械化移栽,武汉、钟祥等地大力推广白萝卜、甘蓝等机械化播种技术和生菜等叶菜机械化移栽技术。如武汉市等蔬菜生产基础条件比较好的地方已开始探索蔬菜机械化收获技术。
总体上来看,湖北省果园生产机械化水平较低,综合机械化率为35%左右,其中,机械中耕、机械植保、机械修剪水平较高,机械施肥和机械转运率较低。但近年来,该省在果园生产机械化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将果园适用的微耕机、果园植保机等纳入补贴,今年继续将山地果园轨道运输机列入新产品补贴试点。据统计,目前全省拥有林果业机械9.89万台,其中挖坑机1753台,果树修剪机8.1万台,果蔬加工机械1.25万台(套)。
湖北省农机局表示,下一阶段,在蔬菜方面,将重点聚焦萝卜类、甘蓝类和叶菜类蔬菜,探索完善和推广蔬菜机械化精量播种和机械化移栽技术。在果树方面,重点关注柑橘生产机械化,围绕机械中耕、机械植保等关键生产环节,实施重点突破。在茶叶方面,加快推广绿色机械化技术,引导茶农使用电力等以清洁能源为动力的茶叶修剪采摘机械。
上海市聚焦难点合力攻坚
为保障上海绿叶蔬菜有效供给,上海以绿叶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为目标,强化政策引导,聚焦难点,合力攻坚,典型示范,蔬菜生产机械化水平有了较大提升。
上海农机办创新制度,完善政策,与财政部门共同研究制定蔬菜机械专项补贴政策,把成熟、适用、先进的“耕种收”环节的新型蔬菜机械逐批纳入专项补贴目录,绿叶菜生产奖补资金向机械化倾斜,仅去年一年就利用奖补资金购置蔬菜机械273台套,有力提升了蔬菜机械装备水平。同进,市区两级每年分别组织开展2次蔬菜机械化生产操作实训,提高机手的技能水平。经过强有力的政策引领,菜农“购机、用机”的热情不断提高,各类蔬菜机械装备逐步配套。
目前,上海农机办在9个涉农区已完成17家蔬菜生产合作社机械化生产示范点分布,在巩固第一批蔬菜机械化生产示范点引领效应的基础上,正在有序布局,推进第二批共17家合作社进行蔬菜机械化生产示范点创建。农机办为每个示范点配备技术指导员,指导合作社机械生产规范化,及时解决示范点在机械化生产方面碰到的各类问题。在示范点带动下,各区蔬菜生产合作社购买机械、使用机械意识进一步增强。
在蔬菜生产所需机具方面,上海农机办采取引进与技术攻关相结合,从而形成技术集成的方式。分别从国内外引进一批蔬菜生产机械,涵盖旋耕机、耙地机、平地机、作畦机、播种机、移栽机、收割机等各环节蔬菜机械,在不同区域开展试验研究和示范应用。另外,针对薄弱环节,通过“产、学、研、推”各部门合力攻关,比如,历时4年研发的电动叶菜收割机属于全国首台,并已进入产业化生产阶段。在基本解决机具供应的同时,同步推进农艺技术,在不同的区域开展试验研究和示范应用,有力地促进了农机农艺有机的融合,形成了青菜、鸡毛菜、苋菜、茼蒿、杭白菜、广东菜心、菠菜、结球生菜、甘蓝等绿叶蔬菜机械化生产关键环节集成技术并加以推广,深受大家欢迎。
江苏省聚焦精准、智能实现高质量发展
江苏省以实施农机“两大工程”为抓手,依托设施农业园区和示范基地,加大力度推广普及一批成熟通用的机具,引进配套一批专用定制的装备,研究开发一批急需紧缺的产品,不断提升果菜茶农业机械化水平,取得了明显成效。2017年,全省新推广各类果菜茶农业机械近6万台套,投入使用的果菜茶机械装备超过50万台套。根据农业农村部新的评价指标体系测算,该省林果业(果茶桑)机械化水平达52%。
在政策方面,今年,江苏省把“启动实施高效设施农业“机器换人”工程和绿色环保农机装备与技术示范应用工程”列入《省政府2018年度十大主要任务百项重点工作》,江苏省农机局印发了《江苏省设施农业“机器换人”工程实施方案(2017-2020年)》和《江苏省绿色环保农机装备与技术示范应用工程实施方案(2017-2020年)》,在全省启动实施农机“两大工程”,为推动果菜茶机械化发展提供了“顶层设计”,并提出了发展重点、实施专项行动,确保到2020年全省新建省、市、县设施果菜茶机械化生产示范园区(基地)200个,设施农业机械化(设施蔬菜)水平达50%,设施林果业机械化水平达56%。
据了解,2017年江苏省财政安排450万元在江宁、太仓、海门、高邮、泗阳等5个县(市、区)试点开展设施农业“机器换人”和绿色环保农机装备与技术示范应用,重点在设施蔬菜、林果、茶叶、花卉等方面示范应用了关键环节机械化装备与技术。今年投入农机“三新”工程安排研发项目959万元用于果菜茶等设施农业生产机械化技术与装备研发、示范和集成推广,农机两大工程项目资金4500万元用于蔬菜、林果茶等生产机械化技术与装备推广应用,以竞争性立项形式明确20个左右项目实施县。《2018-2020年江苏省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办法》也对补贴机具品目进行了调整优化,加大了对“一项行动两大工程”所需机具供给,注重绿色机具、高端产品、智能装备,逐步解决精准化、智能化机具供给不足问题,在全省56个购置补贴机具品目中,蔬菜收获机、自走式升降作业机(平台)、电动自走式喷杆喷雾机3个品目为试点产品品目。
目标有了,政策给足了,江苏省农机局通过农机化技术集成推广和农机农艺互惠融合技术的示范研究,形成一批主要农作物、主要品种标准化、规模化装备技术体系和技术规范,编印了《设施蔬菜、林果生产主要环节机械化作业技术规范汇编》,研究提出了12个蔬菜、林果生产主要环节机械化作业技术规范,为实施农机“两大工程”提供技术支撑。
安徽省聚焦茶业机艺融合
安徽省以茶园管理、茶叶初加工机械化为主,大力推进特色农产品生产机械化发展,果菜茶生产机械化水平稳步提升。目前全省共有茶叶修剪机8.6万台,茶叶采摘机8704台,茶叶加工机械25.7万余台;林果业机械3.8万余台,果树修剪机2477台,果蔬加工机械2453台;连栋温室1.8万亩,日光温室9.3万亩,塑料大棚69万亩;农产品保鲜储藏设备4108台。
2013年底,《安徽省山区特色农业机械化发展指导意见》出台,规划实施了包括茶叶生产全程机械化在内的四大工程,并选择10个县开展山区特色农机化试验示范,大力推广茶叶、山核桃、板栗、毛竹、高山蔬菜等种植、管理、采收和初加工机械化技术。今年3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优做大做强茶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和农民增收的意见》要求“大力推广茶园整地、茶树修剪、病虫防治、大宗茶机采等关键环节的实用机具及配套技术,提升茶叶生产机械化水平,努力降低人工成本,提高茶园的产量和效益”。
在农机购置补贴方面,安徽省较早地把茶叶生产加工机械、设施农业装备、农产品保鲜冷库等纳入补贴范围,今年省级财政安排340万元,在12个县开展设施农业装备与技术示范项目,并在5个县开展山区特色农产品生产机械化示范项目,全面开展以果菜茶为代表的设施农业和山区特色农产品生产机械化技术示范。
为促进果菜茶机械化装备研发,安徽省农委组织供需双方对接,积极促进校企合作,先后研发了茶叶红外线生产流水线、自动化连续理条机、自动化揉捻机组、悬臂自走式采茶机、竹槽锅理条机等一批智能化新产品投入批量生产,推向市场。目前安庆、宣城、黄山等地形成了茶机生产企业集聚发展的态势,杀青、萎凋、揉捻、理条,烘干、提香等产品配套齐全,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为增强果菜茶机械化服务能力,农委建立了农机农艺融合工作机制,各地在开展果菜茶生产机械化工作中,通过建立联席会议等制度,加强农机、农技、植保、土肥以及农业科研等部门联系和沟通,统筹协调解决果菜茶生产机械化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发挥专家的作用,研究提出适宜当地的茶叶生产路线、技术模式,制定科学合理、相互适应的农艺标准和机械作业规范,为推行茶叶标准化生产奠定基础。据了解,目前宣城市建立了10个茶叶机械化生产试验示范基地,安庆市茶叶初加工已基本实现机械化,名优茶加工机械化率达97%以上,茶园修剪机械化率100%,夏秋茶的生产从采摘到加工制作全部实现机械化。
山东省聚焦葱姜蒜抓装备研发
为有效破解葱姜蒜发展的瓶颈,山东省农机局以农机装备研发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农机农艺融合发展,有力促进了葱姜蒜生产发展,大幅度提高了种植户的经济效益。
从2015年开始,山东在全国率先实施农机装备研发创新计划,共立项255项,其中涉及葱姜蒜的22项,占总数的8.6%,补贴财政资金2880万元,占总资金量的9.6%,项目组建了大蒜、大葱农机装备与技术研发核心团队,进行装备创新研发。通过项目支持,一批新型适用的葱姜蒜生产机械应运而生,山东华龙的大葱钵盘育秧机、大苗移栽机,山东玛丽亚的大蒜正芽播种机、联合收获机及产后加工机械,及多种型号的生姜收获机等机型推向市场。尤其是大蒜播种机,基本解决了困扰农机人多年的大蒜单粒取种、鳞芽朝上、直立播种的难题。据了解,近三年全省补贴葱姜蒜机械2000多台套,补贴资金量150万元,今年山东省农机局又将大蒜正芽播种机械列入农机新产品购置补贴试点范围,按销售价格的30%进行补贴。目前,依托农机和农业专业合作社,在全省葱姜蒜特色产区建立了35个试验基地,大力开展试验示范。通过试验验证,促进了葱姜蒜的种、管、收全程机械化技术装备与农艺措施的整合优化、集成创新,逐步解决农机与农艺技术适用性不强的问题,带动了地方优势农业产业的发展。近两年,山东省农机局和各地农机部门相继举办大蒜生产全程机械化现场观摩会、培训班近百场,吸引农机合作社、种植大户、农民机手等近两万人次观摩,激发了农民群众主动购置装备、应用技术的热情。
通过研发创新驱动与农机农艺融合,山东省的葱姜蒜生产成本明显降低,带动了科研能力的提升,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大葱全程机械化亩节省工日6个、降低生产成本800元,大蒜全程机械化亩节省工日14个、降低生产成本1400元,生姜收获机械化亩节省工日3个、降低生产成本300元。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一批科研团队,以青岛农业大学和山东农业大学为主,联合省农科院、省农机院、省农机推广站、有关生产企业,分别形成了根茎类生产机械化和大蒜生产机械化科研团队。对葱姜蒜关键环节生产技术与装备进行试验和研发,获得了一批科研成果,快速应用到生产中。一些主要的生产环节取得了突破,葱姜蒜机械化生产从挖掘收获开始进行试验示范和推广,逐步向联合收获、栽植、育苗等环节发展,形成全程机械化。目前该省主要大葱品种标准化育苗、自动移栽,大蒜正芽播种、联合收获等主要环节已取得突破。
陕西省主攻短板提升能力
陕西全省水果种植面积1920万亩,其中苹果1100万亩、猕猴桃103万亩;蔬菜750万亩;茶叶260万亩。近年来,该省以全面提升农机化水平为主线,坚持农机农艺融合,聚焦薄弱,主攻短板,走出了一条适合该省果菜茶特色产业机械化发展之路,推动了全省机械化水平提升。
为了提高果菜茶生产机械化水平,陕西省从2003年开始,依托优势特色产业示范项目、全程机械化模式创建项目和果菜茶专项资金,开展果菜茶产业关键环节先进机械化技术的引进示范推广,突破制约瓶颈,提升了机械化水平。果业生产方面,通过建立示范区,开展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围绕矮砧密植栽培技术,开展全程机械化配套,引进推广了果树育苗、果园生产、果品加工贮藏等机械设备,实现了百万亩矮砧密植栽培技术从育苗、嫁接、栽植,果园生产管理到果品加工冷藏全程机械化。围绕千万亩乔化矮化果园,积极推广耕作、除草、开沟、施肥、修剪、植保等关键生产环节机械化技术,开展苹果疏花、疏果、剪枝、摘果开展作业平台示范,全省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0%以上。蔬菜生产方面,先后引进研发推广了自动化蔬菜精播育苗、蔬菜移栽、节水灌溉、气肥增施、高效植保、电动卷帘、冷藏保鲜机械化技术,引进示范了甘蓝收获、红萝卜收获等机械设备,提升了蔬菜生产机械化水平。茶叶生产方面,示范推广了茶叶耕整、植保、修剪、采摘、加工、包装、贮藏关键环节机械化技术,提升了茶叶生产机械化水平,加工机械化水平达到96%以上,全省名优茶、精品茶和高档茶比例从过去的30%提高到现在的55%以上。
据了解,为了提升果菜茶装备能力,陕西省通过对苹果、猕猴桃、蔬菜、茶叶等优势特色产业予以专项支持,引导各地果业、茶叶、蔬菜专项资金用于机械化发展,扶持引进示范购置先进机械,对购置特色产业机械给予优先补贴,部分主产县加大财政投入,实施累加补贴,增加机具保有量,提升了装备能力,并通过扶助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冷藏库,实现了蔬菜预冷冷链运输、果茶冷藏保鲜季节销售,增加了果菜茶产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目前,全省拥有特色产业机械33.95万台套,其中果业机械27368台;茶叶机械29085台(套);果蔬保鲜储藏设备10970台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