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时值金秋,走进贵州省遵义市花茂村枫香蔬菜现代高效农业园区的智能温控大棚,一派绿意盎然、生机勃勃。垂顶南瓜、鸡蛋茄、水培芹菜……各种各样的蔬菜让人大开眼界,仿佛进入了一个现代农业公园。
这个大棚足足有1.36万平方米,不仅种植各种蔬菜、花卉,而且集产品展示、旅游观光、实践教学等功能为一体。
“搞蔬菜,山东人还是有优势的!”正当众人感叹先进的农业科技时,一个熟悉的声音从前面传来。说这话的,是咱山东老乡——园区负责人马士清。
马士清介绍,这里复制的是“寿光模式”,由九丰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丰农业”)和当地政府合作建设,已经投入1.6亿元,建成面积370多亩。他到贵州已有5个年头,早已熟悉当地的生活。“我是地道的寿光人,和我一样,九丰农业也来自寿光,2014年被引进花茂村。”
园区所在的花茂村,近年来可谓“名声大振”,成为贵州乃至全国乡村振兴的典型。花茂村过去叫“荒茅田”,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这些年,通过发展乡村旅游、现代高效农业,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乡亲们把村名改为“花茂”,寓意花繁叶茂。2015年6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曾到村里考察,说出了那句温暖人心的名言:“党中央的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笑还是哭。”
同一天,总书记也来到了枫香蔬菜现代高效农业园区,特别提到:“我到这里来,主要就是看中你们对农民的带动作用。”
花茂村党总支书记彭龙芬介绍,近年来,村里的乡村旅游起了势头,可多数村民还在吃农业饭,收入不高。除了乡村旅游,需要大力发展现代高效农业,帮助农民持续稳定增收。这方面,九丰农业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九丰农业走的是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路子,除了蔬菜种植,还建有加工车间,生产脱水蔬菜、蔬菜面条等,同时通过观赏、展示功能,带动乡村旅游发展。特别是不断完善“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方式,通过土地流转、平时务工、年终分红,带动越来越多农民脱贫致富。
在这里,传统农民变成了产业工人。目前,园区有当地工人120多人,最多的时候达到200多人。今年43岁的万永香,是这里的一名老员工。“土地流转给公司了,一年每亩800元。平时在园区上班,每月收入2000多元。”万永香说,她家里上有老下有小,与以前外出打工相比,现在收入比较稳定,照顾家里也方便多了。
九丰农业对当地的带动,不仅体现在促进了农民就业、提高了农民收入,还提升了农民的专业技能和水平,改变了当地的农业种植结构。其成立的农业技术培训中心,不仅对万永香这样的园区员工进行蔬菜栽培、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培训,还把培训范围扩大到周边农民,带动附近村镇种植蔬菜一两万亩。
其实,花茂村只是九丰农业在贵州的多个“根据地”之一。2012年,一次偶然的招商机会,九丰农业来到贵州。短短几年时间,已在遵义、毕节等多地扎根,建起了多个园区。
九丰农业在贵州的发展,可以说是寿光蔬菜“走出去”的一个代表。寿光大力鼓励农业企业走出山东、辐射全国,传播先进的蔬菜种植技术,带动更多农民脱贫致富。寿光市农业局负责同志介绍,近年来,全国的新建大棚,一半以上有“寿光元素”。
好日子是干出来的。如今的花茂村,花繁叶茂,不负其名。金秋时节,走在群山环抱的村里,白墙黑瓦的民居鳞次栉比,宁静的村庄让人不忘“乡愁”。乡村旅游、现代高效农业的发展,给这个村子带来了新的活力,越来越多人返乡就业创业,人均年收入从2012年的6478元增加到2017年的16000元,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98%。花茂村正在乡村振兴路上越变越好,乡亲们脸上的笑容也越来越多。而这当中,有咱山东老乡的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