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还真的拿到了分红!”近日,湖南津市市新洲镇庹家峪村村部人声鼎沸,贫困户代表们有序地排队、签字、领取分红。村民胡圣友捧着刚刚到手的一个红包,脸上乐得笑开了花,那里面装着自家两口子的分红现金760元。
庹家峪村是新洲镇所辖的一个偏远的村子,由原杨家村、复兴村、汉泗村等三个村合并而成,因为历史和自然因素,除了传统农业,村里并没有其他的收入来源,全村2400多人,却有贫困户87户,贫困人口262人,庹家峪村成了远近闻名的贫困村。
各级党委、政府和扶贫移民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并村后,村支部书记董晓平临危受命,担负起了带领村民脱贫的责任,董晓平一方面积极向各级党委和政府汇报村里的真实情况和村支两委一班人带领村民脱贫的思想,一方面派人远赴河北、贵州和湖北等地认真进行市场考察和调研,再根据本村的情况,集体研究决定成立富源食用菌合作社,从事香菇的种植。
在津市市委、市政府和新洲镇党委、政府以及扶贫移民局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庹家峪村在很短的时间就完成了立项、土地流转、资金筹措和基础建设。村民们纷纷投工支援,首期93个大棚搭起来了,沟渠整好了,水电接进来了,近40万棒的香菇长势喜人。
在香菇的种植管理上,富源食用菌合作社按照“五多”“五统一”“一优先”的原则施行。“五多”即多层次搭配、多环节相扣、多梯次循环、多层面增值、多主体受益,“五统一”指统一供种、统一材料、统一技术指导、统一产品管理、统一营销。“一优先”指用工上优先满足本村的贫困村民。
“按照原计划,2017年的香菇产值可达200万元,净利润25万元,分红加上务工收入,全部贫困村民可以脱贫。可是……”村支书董晓平喜悦的脸上又有了一丝凝重。“人算不如天算啊,去年的两次极端气候,对我们的香菇产量影响不小。产值和利润没有达到预期,然而因为我们产品的质量不错,外地客商蜂拥而来,销售价比较高,效益还是可以的。”
为了帮扶村民脱困,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想尽了各种办法,也给予了大力的支持。村会计小周拿来了一本账簿,上面登记着全村每户贫困户的基本情况和食用菌基地的投入。各项投入150余万元,其中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5万元,重点产业发展资金50万元。小周告诉笔者,2017年年底,贫困户通过分红、种植香菇投入劳动力和外出务工等途径,已经有78户脱贫,脱贫的比例在全市11个贫困村中还是排名前列的,预计到2018年底,通过香菇的种植和加工,余下的9户贫困户有望全部脱贫。小周打开电脑邮箱,“看,客户们发来了电子邮件,今年的香菇销售全部订单化了。”稚气未脱的小周一脸乐呵呵。
笔者和会计小周一起走进被遮阳网层层覆盖的大棚,菌床上覆盖着一层细细的沙,喷淋也实现了半自动化,大棚里田垄、沟渠整整齐齐,温度计、湿度计、灭菌设施和通风设备一应俱全,村民们有条不紊地覆沙、洒水、测量,炎炎夏日,在大棚里面工作也不觉得十分难受。
“下一步,我们将扩大规模和进行产品的深加工,提高香菇的种植效益,并利用二广高速的便利交通条件,将香菇种植和旅游开发有机结合。”富源合作社法人田功银满怀憧憬地说。
烈日当头,新洲镇党委书记郭久平和镇扶贫办的同志也急匆匆地来到了庹家峪村村部,“感谢庹家峪村村支两委给村民找到了种植香菇的脱贫路,但是,脱贫后不能返贫,而是更要让我们由脱贫走向富裕和小康!让村民掌握一项以上的致富技术,做到思想脱贫、物质脱贫才能算真正脱贫。” 面对在场的所有人,郭久平掷地有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