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村怎么摘帽脱贫?有人靠人脉,有人找资源,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永和乡北兴村党支部书记张忠信的是科学、用的是巧劲儿:通过测土配方找到新的增收作物,打破思维定式请来合作伙伴,张忠带领群众依托专业合作社,建立了产业结构调整示范园,带领村民走出一条脱贫致富新路子。
辣椒红了 农户钱包鼓了
11月1日,天气晴好,宾县北兴村村口空地上人头攒动:男性村民把从地里收获的辣椒一袋子一袋子地倒在空地,妇女们则分成小组把辣椒装在筐里,拿到空地另一头的机器前进行冲洗,然后把辣椒抹上盐装进专用容器里密封保存。村党支部书记张忠一边查看各个环节的工作进展,一边拿出计算器计算今年的收入:保底收购价每斤0.8元,现在每斤能卖到2元钱,按照亩产4000斤计算,一亩地农户可以增收4800元。
“今年我们发展订单辣椒的品种是‘朝天红’,其辣味、香味在辣椒中属于上品,备受麻辣串加工企业、鸭脖加工厂等厂家欢迎。年初我们就跟贵州省的老干妈风味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山东省的春心食品有限公司签了订单合同,先期签了30户。手里掐着订单,像春心公司还给农户提供辣椒苗,种植户能没底、能不高兴吗?”张忠告诉记者。
看着计算器上的数字,张忠的嘴角向上翘动。站在他旁边,看着红彤彤的辣椒装箱装车,村民徐国义黝黑的脸上也满是笑容。
徐国义患有肝病不能干重活,家里生计全靠妻子种地来维持,村里给徐国义办理了低保。但徐国义总琢磨着找个自己能做的工作,不再跟政府伸手要救济。当初村里动员大家种辣椒时,徐国义心里满是顾虑。张忠一趟一趟往他家跑做工作:订单种植、还能安排徐国义夫妻俩到试验田里打工挣钱。身体不便的徐国义和妻子商量后,带着家里的10亩地加入了首批辣椒种植试验田。“来年我打算流转几亩地,多种点,这是条致富的好路子。”今年南方辣椒减产,厂家的收购价格有了大幅度提高,徐国义知道这个消息后脸上乐开了花。
不少贫困户也在辣椒产业中找到了挣钱门路。贫困户刘仁夫妇在烘干厂专门负责管理辣椒烘干,夫妇俩的工资一天300元,刘仁夫妇在烘干厂打工4个月,收入有1万多元。而摘除辣椒把的工作,村里也安排当地年老的贫困户来做,让他们也有了增收渠道。
用巧劲儿 土里刨出金子
交待大家趁着天气好抓紧加工辣椒后,张忠和村里两名干部一起往村东面的山岗地走去。岗上是中药材试验田,种植桔梗等6种中药材,今年长势不错。“去年在这个位置我们建了一个20亩的黑木耳基地,感觉收益不是太好,我请市里农科院的专家来给把了脉,说种植中药很适合。”张忠介绍。
“根据专家指点,我们到内蒙古考察药材,后来在哈尔滨奇奥药材站进的籽儿,种了几十亩。今年中药材市场行情比较稳定。如果保持长势,预计3年后,中药材种植将成为村里的又一个支柱产业。”张忠信心十足。
村干部有信心,村民也有信心。“出门能找到致富的好项目,下地干起庄稼活也是个好把式。”村民赵志说,张忠这样的村书记他们信得过。
脱贫致富 踏实踩出脚印
“只管种,不管卖,累没少挨,钱没挣到”,张忠说,传统农产品种植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环境需求,想过上幸福日子,就需要改变、需要动脑筋。在张忠的努力下,北兴村建立了“合作社+公司+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模式。由村里运行比较早并且比较成熟的北兴盛达谷物专业合作社牵头,吸纳村里50名贫困户带土地在合作社的基地常年务工,预计每亩平均增收在800元以上,入社贫困户今年年底有望实现脱贫。
“每项种植结构的调整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只能是一步一步试验。但步子不是乱迈,咱走一步必须踏踏实实地踩出一个脚印,扩大种植面积把全村的老百姓不管是不是贫困户,带土地入股然后大面积推开,让老百姓有稳定的收益。”张忠总结村里这几年的脱贫路,感触颇深。
村里致富下一步咋走,张忠和村两委也有了打算。第一步是通过请科研院校和培养良种的科研单位、技术人员给农户补课,把更多中药种植品种引进来。第二步是将继续开拓市场,带领村里的青年人跑市场,做好和“老干妈”等公司和企业的进一步合作对接,让北兴村的辣椒越来越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