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规模化养殖场标准化生产流程的进一步规范、饲养管理水平的逐步提高、防控技术手段的日臻完善、新型生物制品的相继问世,对于猪伪狂犬病的防控,养殖人员以及兽医工作者可以很好地根据该病的流行特征和病理剖检变化,及时地提供针对性的有效防控方案。
现介绍某规模猪场不同毒株疫苗免疫的监测结果处理及分析的案例,供大家参考。
2018年5月份接到江苏某集团猪场的咨询电话,该猪场自使用某厂家Bartha-K61株猪伪狂犬疫苗后,母猪群所产仔猪伪狂犬阴性全面转阳,且产房不时出现临床表现神经症状的仔猪,能否紧急免疫国内SA215毒株疫苗?
而在技术人员前往该场前,该问题疫苗公司也组织相关专家团队,赶往江苏该猪场。
针对该场4月份的检测报告(见附表),技术人员对猪场进行健康状态评估,并对仔猪PRV血清检测项目出现的问题进行沟通。现场搜集得到消息如下:该场种猪群采用某国外品牌伪狂犬Bartha-K61疫苗的“3+2”模式进行免疫,即三针活苗+两针灭活苗;后备母猪及1胎~3胎母猪伪狂犬野毒感染压力一直较大;该场母猪蓝耳病感染压力较大、未有免疫疫苗;从该场母猪以往检测情况来看,最近母猪群感染伪狂犬野毒较大,1胎~2胎23%、3胎~4胎14%、5胎以上5%。另外,该场人员反馈保育仔猪脑炎症状多由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引起,并非PRV引起的神经症状,而且对于疫苗选用一直听从上级部门的指导,包括疫苗采购等。
技术人员怀疑母猪伪狂犬野毒阳性率较大,总体看小猪不是野毒感染,若是野毒感染,S/N(样品/阴性对照比率)值会很低,说明还是母源抗体。看12周龄检测技术数值觉得有蹊跷,因为野毒母源抗体不是很高,按伪狂犬疫苗的常规免疫效果,此时仔猪会陆续转阴。
该场随后接受处理建议,及时做好蓝耳病的防控,定时给种猪群添加了替米考星和免疫调节功能的中草药进行保健,种猪群全部换成SA215毒株疫苗免疫后,仔猪60日龄前gE抗体阳性率明显降低,仔猪群一直保持健康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