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零售价每斤25元至30元之间的大球盖菇,出现在上海菜市。与众不同的是,这些大球盖菇是一种“不吃腐木吃秸秆”的草腐菌。通过食用菌菌丝与秸秆搭配,使得秸秆“变废为宝”,自然发酵、经过生物降解后成为“机料”,这样培育而出的大球盖菇有了松茸的口感。从去年伊始,上海市农科院在崇明区成功实现稻秸秆栽培大球盖菇,今年,崇明农民把栽种面积扩大到了1000多亩。
不焚烧实现自然“还田”
过去,处理稻秸秆的传统做法,就是一烧了之,但那样会带来严重的空气污染。在生态崇明,传统的焚烧法显然已不符合现下绿水青山的需求。
“通过自然发酵,实现生物降解也不是不可能。”上海林地菌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李青恩告诉笔者,市农科院通过食用菌菌丝加入稻秸秆,使其自然发酵成为有机料,同时菌渣也可以直接还田。变废为宝,可使农民增收,又可改善土壤肥力的功效,实现生态和经济的双重效应。
农科院食用菌所研究员陈辉所在的团队专门研究用食用菌解决农业废弃物。早在2011年,他们就提出食用菌分解稻秸秆,因为稻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木质素,食用菌恰好以此为食。据悉,今年,50亩水稻完成收割,15吨稻秸秆整齐堆放,生活在崇明岛上的农民就要开始在经过生物降解的秸秆上“种”大球盖菇了。两个月后,这些蘑菇将进入丰收季;半年之后,一茬茬蘑菇将把这些秸秆分解成肥料,重新回归农田。
反复试验选定大球盖菇
“从2014年伊始开始试验,曾反复试验了7、8个菌菇品种,最终在大球盖菇上试验成功。”李青恩告诉记者,最终选择大球盖菇,因为它可以完全通过生料栽培,无需再人工灭菌,且口感极佳,胜似松茸。
笔者了解到,大球盖菇又名皱环球盖菇、皱球盖菇、酒红球盖菇,属于担子菌门,层菌纲,伞菌目,球盖菇科,球盖菇属。因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多糖等营养成分,是国际菇类交易市场上的十大菇类之一,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向发展中国家推荐栽培的蕈菌之一。
原本,大球盖菇就是一种“不吃腐木吃秸秆”的草腐菌,它分解纤维能力特别强,六个月就能把秸秆完全分解,而且“胃口”也特别大,平均种植一平方米大球盖菇需秸秆50到70公斤。不过,大球盖菇长成后,菌柄粗似成年人小臂,“粗壮”的外形很难让人将之与美食联系起来,加上大球盖菇需求最旺盛、价格最高时是春节前后,而它作为中高温菌种,收获季在五六月间,故而市场知名度不高。
通过秸秆技术栽培后,很快大球盖菇就有了新的名字:赤松茸、松茸菇。在低温条件下发菌的大球盖菇,外形“变美”,又能高效率分解秸秆。更诱人的特点在于,新品种无需完全长成就能采摘,菌形小巧,且口感似松茸。随着名声渐响,逐渐打开了市场,身价也日益走高,到春节期间其身价或将超过40元一斤。
未来或成改良土壤主力
通过秸秆等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转换大球盖菇,废菌渣还林还田改良土壤,实现了“林下食用菌生态种植模式”。李青恩所在的崇明区建设镇林地菌业基地在食用菌研究所的指导下,2017年大球盖菇的种植面积已达300余亩,收入突破百万元。今年,大球盖菇的种植面积或突破1000亩。
一季大球盖菇栽培下来还有了意外收获,在整个秸秆还田的闭环中,随着食用菌的“加入”,土壤变肥沃了。据测算,菌渣还田后,土壤表层中的有机质增加26.65%,速效氮、磷、钾分别增加19%、44%和4%。未来,食用菌加秸秆的搭配或能成为未来改良土壤的主力。
“今年,崇明区的18吨稻秸秆有了新去处。”李青恩说,以平均一平方米大球盖菇的种植面积,就需要秸秆50到70公斤,按500亩种植面积计算,理论上可以“消化”2万亩水稻所产生的秸秆。今年,林地菌业基地将以150元每草捆(400多公斤)的价格向崇明区农户收购秸秆,用于大球盖菇的规模化种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