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繁的名字听说了很多次,可这还是第一次来到实地参观,非常期待了解那一粒粒小种子背后的大科技。”近日,记者探访三亚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三亚南繁研究院”),刚进入门口,一幅由水稻、玉米、小麦、棉花等作物的种子构成的中国地图就吸引了众人目光。
看成绩:60余载发展南繁种子走遍全国走向世界
南繁与三亚结缘已经60多年,自上世纪50年代起,第一批科研者就走进了三亚这片热土。“那么大家知道南繁具体指的是什么吗?”讲解员用一个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南繁”其实是国家南繁育制种的简称,指的是人们利用三亚市、陵水黎族自治县和乐东黎族自治县等地区能够满足植物周年生长繁殖的热带气候环境条件和生物生态资源,从每年9月至翌年5月,进行农业基础研究、品种选育种、种子鉴定和生产推广等活动。
一张张照片见证着三亚南繁60余载的发展历史,一段段文字记录着一代代科研工作者的艰辛付出与成果收获。“三亚的热带气候资源为农业科研提供了优越的试验条件,科研人员通过海南南繁,缩短了品种选育和推广周期,育种周期减少了减少了一半以上,可以说,南繁就是农业科研的‘加速器’。”讲解员自豪地向众人介绍到,南繁还是种业安全的“避雷针”、“天然基因库”。
科学需要用数据和事实说话。据介绍,南繁的开创应用使得农作物育种周期平均缩短了1/3至1/2,新中国成立以来有70%以上的农作物新品种经过南繁基地选育。最近10年,主要农作物中,由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品种,有1345个出自南繁,占总数的86%;由省级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品种,南繁的占91%。
南繁的贡献不止于此。一份闪烁的世界地图上,中国种子逐一在非洲、东南亚等版图点亮,海南南繁走向世界的脉络清晰可见。“近日,三亚南繁研究院在印尼首次试种的设施甜瓜采摘收获,甜瓜的产量、甜度、口感等指标较为理想,印尼当地商会代表及农户对这次试种的品种非常满意。”三亚南繁研究院有关负责人表示,在6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三亚南繁积极发挥农业创新、科技聚集与成果扩散作用,屹立农业科研最尖端领域,打造“中国饭碗”最坚定的底座,不仅解决国人温饱问题,更让一颗颗“金种子”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以农业科技扛起“国家担当”,树立起大国自信。
“种子虽小,科技含量却很高,每一颗种子都凝结着科研工作者的诸多心血,向他们致敬。”站在南繁院士照片墙边,东方网记者刘辉如此说道,“作为一名农业口的跑口记者,今天的收获非常大,很高兴能够了解到南繁的历史发展与成果结晶。”
听故事:杂交水稻成功研发让“吃饱饭”不再遥不可及
当然,要论起南繁最广为人知的成就,莫过于袁隆平研发的杂交水稻。三亚市南繁研究院一楼大厅一幅以“禾下乘凉梦”为名称的巨幅漫画颇为引人注意,画面中的水稻非常高,籽粒非常大,袁隆平正坐在稻穗下乘凉。
时间回到1970年11月,杂交水稻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登上世界舞台。当时,野生稻正恣意地抽穗扬花,袁隆平团队成员李必湖与当地农场技术员冯克珊一行,在三亚市南红农场一个铁路涵洞附近的水塘边,从占地约两百平方米的野生稻中,发现了三株稻穗花药异常,这一意外发现引起农业专家的关注。
经确认,这三株野生稻为花粉败育,袁隆平将其命名为“野败”,其雄性不育的特性为杂交水稻研究带来突破性进展。此后,国内涌现出了“南优”“矮优”“威优”“汕优”等系列籼型杂交水稻组合品种,水稻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吃饱饭”不再遥不可及,世界粮食生产翻开新的篇章,而中国也因此成为世界第一个在生产上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国家,水稻发展进程中的中国标杆由此确立。
“学生时代就知道了袁隆平和杂交水稻的故事,今天到了三亚南繁研究院参观后,感触更加深刻。”记者拿起手机,拍下了这张经典照片。
随后,在讲解员的带领下,记者来到另一个展厅,详细了解南繁本地成果转化。其中,一幅中国抗虫棉和美国抗虫棉技术对比图显示,中国从1999年到2009年与美国的抗虫棉技术对比上升了90%左右,表现了中国抗虫棉技术取得了巨大进步
这样的期待也正是三亚南繁的奋斗目标。“下一步,三亚南繁将高标准建设好南繁基地,扛起三亚对国家粮食安全的担当;将围绕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推进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将发挥南繁人才、品种、技术聚集优势,结合三亚区位优势,推动南繁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三亚市南繁研究院有关负责人如此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