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贵州铜仁市结合脱贫攻坚总要求与农业机械化工作实际,积极探索农业机械化助推脱贫攻坚样本,树立“以农机助推脱贫攻坚”为中心,发挥现代农业机械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为新时代实现全面小康、脱贫攻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围绕“一个中心”
围绕市委、市政府“脱贫攻坚、同步小康”这个工作中心,将山地农业机械化助力脱贫攻坚作为农机化工作的中心和出发点,各级农机部门紧贴脱贫攻坚工作中心,派出骨干技术人员打起背包,深入基层,走向田间地头,查民情、解民忧,以农业机械化示范项目为载体,促进农业农业生产“机器换人”,有效解决当前农村劳动力紧缺难题。
全市派出96名农机干部参与专职脱贫攻坚工作,带动农机部门参与扶贫1275人次,投入各类资金1785万元。目前,全市机耕面积突破385万亩,机械化播种面积达11.2万亩、插秧11万亩、植保95.8万亩、收获11万亩,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37.5,为百姓增收节支超过4.1亿元。
抓好“三项工作”
抓好安全生产。各区县加强对变型拖拉机专项整治工作为契机,强化部门协调沟通,形成部门联动机制,严格执法程序,对查处的违法问题严查、严办。在“入户登记、驾驶员考验、年检审”等重要关口严格把关。如,松桃、思南、德江等区县探索“农机大数据”有效管理经验已在全市加以推广。有效推动铜仁市农机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迈上新的台阶,保证了铜仁市农业安全生产态势稳定向好。
抓好技术推广。因地制宜编报适应铜仁山区机械化作业的农机化示范项目,探索加快新型农业机械试验示范。重点在在农业产业基地、农机化示范村认真做好农机推广示范点建设,以点带面促进铜仁市农业生产机械化从全程向全面发展。以购机补贴工作为重要抓手,加强部门沟通,简化工作流程,缩短购机补贴资金兑现时间,建立健全兑现购机补贴资金工作机制,进一步总结出一些新的经验和做法。如,德江县在面对农民网上购机新问题时没有选择生搬硬套,而是选择结合省、市文件规定,按照程序合法、合规为前来咨询的网络购机农民兑现了补贴资金。先后成功引进低空无人机植保技术、单轨运输机技术,成功试验示范早熟马铃薯、蔬菜(辣椒)、油菜、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等丘陵山区农业机械化生产实用技术。
抓好规范化建设。以农机专业合作社建设作为农机化工作的重要抓手,对全市157家农机专业合作社进行全面调查摸底,从中选取20个相对具有发展实力的专业合作社为提质升级对象,创建了20个市级农机专业合作社,对全市农机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目前,全市已注册各类农机专业合作社共157家,注册资金(固定资产)共计16851.94万元,入社社员总计3404人,拥有各类机具5212台套(主要统计对象为耕作机械、收获机械、栽插机械)。
2017年,全市农机社会化服务作业面积达53.65万亩,农机社会化服务总收入11493.3万元,有效服务整建制村数475个(其中贫困村315个)。全市农机总动力已突破310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已达到37.1%(其中,机耕率68.8%、机播率达8%、机收率43.8%)。
做好“五个服务”
服务跨区作业。通过大力引进省外跨区机收作业以弥补铜仁市大型收获类机械不足的难题。2018年全市机收面积达128万亩,其中跨区机收作业就达56万亩,占机收作业总面积的43.75。
服务农艺技术。将农业机械与农艺技术有机融合,为农机服务农艺技术的大面积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今年实施的辣椒移栽机械化项目、早熟马铃薯、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等项目实施过程中首次将农机与其它有关各涉农的项目资金、人力、物资等实行“三统筹”,促进现代农业生产实用技术起到更好的辐射带动作用。
服务六大产业。按照“有产业的地方就有农机”的思路,将全市六大主导产业机械化生产及时纳入项目规划,相关农机购置资金向六大主导产业功能区倾斜。目前,全市茶叶生产类机械已累计达1.21万台套,食用菌类生产机械累计达0.5万台套,粮油加工机械达4.8万台套,六大产业机械化生产有了较大的提升。如,茶叶生产为例,在大众茶叶的采摘、加工方面机械化率已分别达到了47.8%和98.5%,有效带动了茶农的增收致富以及茶产业的健康发展。
服务农机专业合作组织规范化建设。为有效发挥组织的规模作业效用,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各级农机部门全力做好服务工作。加强对各规模以上的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管理,以促进各家农机合作组织规范化健康发展。
五是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从服务全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思路,加强与各有关部门沟通协调,认真贯彻落实《贵州省农机购置补贴目录》,推动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在思南县塘头镇建立了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基地,开展水稻直播技术示范推广,取得较好成效,为省市下步转变水稻全程机械化推广服务模式,提高水稻育插秧环节农机化作业水平、加快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进程及农村农村现代化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