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网 水果网 大田网 花木网 茶叶网 药材网 菌菇网 畜牧网 家禽网 水产网 特养网 种子网 肥料网 农药网 饲料网 兽药网 农机网 温室网 食品网 工艺网

广州从化村民日子开出“花”(图)

   日期:2018-12-07     来源:聚农网    作者:jn720    浏览:334    评论:0    

  “以前种庄稼,现在都变成种花、种水果了。”今年29岁的邱稳庄十分感慨,他7年前回到了家乡广东广州市从化区城郊街道西和村,目前经营一家150亩的农场。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广州从化西和村以花为媒迎来了三次蝶变——从“万花园”项目建设到“美丽乡村”试点,再发展成为西和万花风情小镇,不仅让当地村民的生活好起来了,还吸引了许多像邱稳庄这样的年轻人回到村里。西和村正做好花卉文章,在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道路上迈进。

  “流转土地肯定比种田好”

  从花卉大道进入西和村,便能看到村内道路干净整洁,两旁点缀着各色鲜花,一处处种植大棚连接成片。如今,西和村利用环境优美、生态宜居以及交通便利的优势,大力发展农业、文化、旅游等产业。

  在20多年前,西和村面对乡村的普遍困境:交通闭塞,少有人来,外部资源无法进入;地广人稀,且为农业用地,村里的人多以种植为生。全村1000多户籍人口,年轻人要么外出务工,要么闲置在家帮忙务农,老人更是一辈子下田,生活水平普遍不高。

  转机出现在1993年,台湾花卉商人刘敏正来到了这里,他对平地广阔、气候宜人的西和村“一见钟情”。随后,这里就有了第一家现代化企业——大丘庄园。到1997年,西和村又引进了玫瑰园种植基地,村民经济收入开始有了明显起色。

  这时,如何扩大规模更进一步发展花卉产业的问题摆在了西和村面前。在2005年,西和村决定实行流转土地政策,统一承包、统一管理,让土地使用“活”起来。“当时大家还有所犹豫,土地是农民的唯一经济来源。”西和村党支部老书记何柏荣回忆说,“村委干部就挨家挨户做工作,告诉他们流转土地肯定比种田好。”

  经过动员,土地流转很快就步入正轨,西和村的发展也走上了“高速路”。截至2016年,西和村流转土地3000多亩,筹建“万花园”项目,引进花卉种植、旅游观光企业及专业合作社等。今年,该村集体收入约42万元,村民年人均收入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800多元增加到2.3万元。

  1500多名村民就近就业

  走进正欣园艺种植基地,200亩的大棚空间里,仙人掌、兰花、多肉植物等小盆栽整齐排列,看不到尽头,七八个工作人员正在按照既定路线对盆栽进行保养工作。

  “西和村优势明显,既靠近珠三角巨大的市场空间,又能与广州城区拉开一定距离,拥有大片的土地进行规模化生产,扩大企业销售规模。”正欣园艺负责人宋场告诉记者,进驻9年以来,正欣园艺逐渐发展壮大,已经成为华南最大的多肉植物生产企业,年出货量高达300万盆,年产值超过2000万元。

  “村里环境变化很大,企业也发展得很好,收入也不少,看到后就自然回来了。”钟文龙是土生土长的西和人,今年7月大学毕业就回到了家乡,在正欣园艺从事陶艺工作,负责制造盆景底座的花盆。

  “盆景”多了就成了“风景”。目前,西和村共落户企业30多家,形成以各类小盆栽、兰花等为主的花卉种植产业和以樱花、玫瑰花、火龙果等为主题的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景点,共吸收当地及周边1500多名村民就近就业。

  “西和村人口本就不多,现在招工都招不到人了。”西和村党支部副书记谢炳辉说,近些年来西和村引进了多家企业,当地村民的收入也日益增长,只能从邻村或者外地招聘工人。此外,西和村不断优化学研环境,引进了数十位研究生,甚至有从韩国远道而来的博士。

  与此同时,2014年西和村成功创建“广州市级美丽乡村”,到2016年打造西和万花风情小镇,不断集聚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等要素,吸引各地游客前来。2018年,西和村内景区共接待各地游客约100万人次。

  “今年9月,西和村成立了广东首个粤菜师傅工作室。”城郊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西和小镇正在从发展第一产业向一二三产业融合提升,在生产花卉的同时,也参与到乡村旅游、科普学研、文化创意等项目中,加快把西和特色小镇整合为大景区,激发乡村经济新活力。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聚农网  |  会员服务  |  网站建设  |  广告服务  |  排名推广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