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龙虾”是近年来湖南省大通湖区养殖业中的主打“网红”,广阔的销售市场和较高的售价也使其出生尤为“傲娇”,较低的存活率及参差不齐的虾苗个头成了虾农提高效益的瓶颈,为弥补这一短板,填补湖南优质虾苗繁育基地的空白,大通湖华源农业有限公司经近一年的攻坚克难,成功研发了全球领先、国内首创的小龙虾繁育技术——蜂窝式龙虾繁育,并于2017年11月成功申请了国家专利,改变了小龙虾天然繁育的弊端,提高了小龙虾怀卵和胚胎发育的成功率,填补了湖南在小龙虾专业育苗上的空白。
为更好地将科技成果转化为惠农新动能,带领更多贫困户脱贫奔小康,华源农业在大通湖北胜村和河心洲村流转了土地2500亩建设小龙虾繁育基地,并根据两村实际情况,进行了两期规划,目前北胜村的1000亩一期基地已建设完毕,并从江苏盱眙、湖北潜江等全国优质虾苗基地购买了20万斤虾苗分区域放入种养池中。“该批虾苗成虾后,我们将优中选优进行蜂窝专利繁育,改变小龙虾天然繁育分散、无序、多次交配的习性,实现集中、有序、一次性交配成功,解决出苗不齐、不能批量出苗等问题,届时基地将能满足周边县市虾苗供需,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湖南虾苗源紧张的现状。”基地负责人唐荣介绍道。
华源农业北胜村千亩虾苗繁育基地里一片繁忙,工人们马不停蹄地将刚运来的第三批虾苗如期放养,“这三批虾苗的成色与活力真是没得说,来年又能有个大收成!”正在放苗的徐大叔和向大叔乐呵呵地说道。徐大叔和向大叔都是基地在北胜村聘请的贫困户,往年俩人除了靠几亩薄田望天收益外,没有其他收入来源,平常连家人生病的钱都得借,但自从2017年进入基地后,不仅每年能得到700余元每亩的较高土地流转费,还有3000元/月的固定收入和年度绩效分红,每年增收至少4万元。“我们和华源农业达成共识,招工过程中优先考虑当地贫困对象,争取实现共同致富。”北胜村党总支书记刘乾坤说道。据了解,该公司在员工招聘中,重点向识水性、擅驾船、有养殖经验的贫困户倾斜,在征求大家意见的基础上,根据各自特长分配放苗、水面清洁管理等工作,并提供岗前培训和专业技术指导,使贫困户掌握一技之长的同时获得不菲的收入,目前像徐大叔和向大叔这种情况的贫困户,该基地共聘请了20余人。
“我们是政府扶植成长的,回报社会是我们理应承担的责任,只有我们强大,贫困户的收入才能有长久的保障。”华源农业总经理唐荣表示,基地蜂窝专利能繁育两批虾苗,届时每亩产苗将达到2500斤,每亩产值为5万元,一期总产值将有望突破5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