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级酒店的茶座里,三三五五地聚集着畜牧行业的从业者。养猪场老板是新贵,把饲料业人士压得很谦卑。动保疫苗设备的人员把猪场老板包围着,一拨一拨地,填没了大老板和小老板间的空隙。
“什么?商品化饲料穷途末路了?”饲料业人士几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
“你以为呢?现在不是产品经济的时代了,是产业经济的时代!”
“哪里会转变这么快的!”
“现在是什么时候,你们不知道吗?大企业都在养猪,散户都在退出,养猪企业有自己的饲料厂,饲料企业的产品卖给谁?”
刚才还踌躇满志准备讲讲料肉比和PSY的一股劲儿,现在从每个饲料从业人的身体里松懈了下来。今年行业变化大,生猪价格自春节后一路下跌,前段时间天照应,猪价已经起来了,眼看着过了保本点,谁都以为该透一透气了。
不承想摆好了积极进取的姿态,却得到被彻底否定的课兆。
“嗤——”一位打着蓝格子领带的先生冷笑着,“几个大企业养猪,饲料厂就会饿死吗?今年这样的养猪行情,我看要持续到2019年下半年,不知道多少养猪场资金链要断掉,他们的日子没那么好过。”
散户彻底退出,养殖被几家大企业瓜分,产业重心彻底改变,眼下看来还是遥远的事情,但养猪亏损却是发生在当下血流成河的。环保方面的拆迁压力是现实的,雇工工资越来越高,技术人员不好找,卖一批猪流动资金就割掉不少,那么多猪的口粮是要银子的。
这时,蓝格子领带先生又来了一个“嗤”,深谋远虑地说:“不要说散户没几个有备份的钱,就是大的养猪企业也一样。钱是硬通货,融资方面时不时在收紧,养殖不好搞倒是真的。”
“很多企业都在着手卖猪场。”同伴间也有附和,“未来,商品化饲料不会增长,且逐年下降。只有到彻底没利润了、没有市场需求了,也没有创新与研发余地了,这三点都满足,商品饲料才会消失,否则说穷途末路为时尚早。”
“为时尚早?啥是趋势?陕西几个大品牌,一个布局了三百万头猪,一个二百万头猪,还有五个一百万头的,这就把整个生猪供应做完了,这几个要么是养殖企业自己供饲料,要么是饲料企业投入去做养殖,到时候饲料卖给谁?这些企业要技术有技术,要资本有资本,国家也愿意扶持,饲料企业现在不转型就是死路一条。古话说,窥一水之冰而知天下之寒。”一个人边拨拉手机边说。
另一位先生听得厌烦,把嘴里的口香糖吐了,睁大眼睛说:“规模养殖显现才是近几年的事情,目前国家政策的影响比市场的影响决定性要大,这一点可跟过去不一样了。过两年不让用抗生素了,意味着养殖风险变大,必须在硬件上加大投入。食品方面要求比现在更严,养殖规则也会随之发生变化,扩大规模不是那么容易的。”
这边的争论吸引了旁边几个人介入,但明显不是行业内的人。
“我认为仅仅是产品+服务的时代结束了,养猪风险需要保险介入,养猪水平和效益表现必须数据化,我们手里的资本就是要找到好的项目。养猪业的纯利润率有一年接近华为当年利润的三倍,达到18%以上,真让人想不到。”
“种猪、动保、检测机构、屠宰、设备、金融,这些资源我们都想串起来,不是我们要控制这些资源,而是我们可以共享这些资源。赋能是当下的主流思维,你有专业能力,我有资本能力,我们互相赋能,整合发展。”
讨论话语权被新的加入者控制着,原有的人迟疑地看着、听着。
商品化饲料穷途末路了吗?这真是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