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海拔2000米的云南省泸水市洛本卓白族乡格甲村仍然草木青翠,花艳蜂飞。一块空地上,十多个村民围在蜂箱旁,听来自珠海市的技术人员传授养蜂技术。
“我们在教他们‘移虫育王’技术。怒江蜜蜂养殖大多采用老式蜂桶和传统养殖方式,基本处于靠天吃饭的状态。”珠海何伯农业科技公司养蜂技术人员何永昭说,经“移虫育王”技术改良后的蜂群,优质蜂蜜产量可提高20%至50%。
半个多月前,何永昭和同伴带着200箱中华蜂来到格甲村,把养蜂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30多户贫困户。
怒江森林茂密,四季花香。珠海帮扶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以来,利用该州得天独厚的森林资源优势,全力推进蜜蜂养殖产业发展,拓宽山区贫困群众增收途径。
根据怒江产业帮扶规划,珠海在泸水市、福贡县、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各村寨建设中华蜂示范养殖基地,由珠海何伯农业科技公司派出养殖技术人员驻村,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开展为期3个月的技术培训和9个月的后续技术指导。按照每5箱蜂带动一户的标准,每个中华蜂养殖基地可带动4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每户贫困户每年可增收1800元以上。
珠海中华蜂养殖帮扶项目还制定了托底保障计划。前两年由珠海何伯、怒江三仟锦两家公司分别负责托底,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早获收益。后期蜂群分王之后,学习了养蜂技术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还可自愿认养繁殖的蜂群,进一步增加收入。
目前,怒江州3个县(市)养蜂基地的蜂群由原来的200箱发展到了300多箱,并逐步用本地中华蜂替换了原有的外地中华蜂,农户也在蜂群繁育和培训过程中逐步掌握了养蜂技术。
泸水市老窝镇中华蜂繁育基地成功扩繁了4700箱怒江本地中华蜂,蜂群总数达到6000箱,帮扶了23个村发展4600箱蜜蜂,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920户3000多人增收,为怒江州今后发展20万箱中华蜂养殖产业打下了良好基础。
“养蜂是个苦差事,但能为怒江贫困群众创造甜蜜生活,我很自豪!”何永昭说,珠海市正按照“分散组织生产、集中规模经营”的产业帮扶模式,与怒江当地养蜂企业合作,实施25个中华蜂养殖点,按照每个点带动不少于40户的保守估计,将直接带动怒江10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