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慕名来到河南省孟津县白鹤镇王庄村的翔鹤特色养殖基地,只见三五成群的猕猴在铁笼里跳来跳去,十分可爱。
养殖基地的负责人叫闫高波,长期在外从事大型野生动物驯化表演,去年他瞅准商机毅然回乡养起了科研用猕猴,成为远近闻名的“猴倌”。
白鹤是我国有名的杂耍之乡,在全国各大城市的公园从事动物驯化表演的有上万人。闫高波从小耳濡目染,练就了一身杂耍本领,尤其是猕猴驯养方面更是技高一筹。此前,他长期在广西北海从事公园野生动物驯养表演,持有国家林业局颁发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
去年,闫高波发现了一条商机——科研用猕猴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于是,他前往广州、山东等地考察,了解到科研用猕猴价格不断攀升,且有科研单位收购。这让闫高波吃上了“定心丸”,他决定返乡创业当“猴倌”。
说干就干,闫高波卖掉了在广西北海的房子和动物园里的27只猴子,带着妻儿回到王庄村,投资80万元办起洛阳首家科研用猕猴养殖基地。目前,基地已拥有标准猕猴饲养笼舍10个,引进纯种猕猴32只,待明年六七月份可繁殖幼猴20多只。
闫高波具有长期饲养和驯化野生动物的经验,他告诉笔者,猕猴不挑食,不管是野菜水果,还是剩菜剩饭,只要干净卫生,都可以喂食,人工饲养成本较低。同时,科研用猕猴的养殖前景非常好,市场需求量非常大,尤其外贸出口缺口更大。若种猴的存栏量能达到150只,每年就可繁育出约100只幼猴,毛利润达100多万元,是非常好的脱贫致富项目。
闫高波介绍说,他的科研用猕猴养殖基地,完全依照绿色标准实施,猴舍定期冲洗,猴子粪便作为园内1000多棵牡丹的肥料。他计划逐步扩大养殖规模,将基地建成年产幼猴100只以上、可供观赏的猕猴养殖基地,带动周边村民一起“发猴财”,帮助更多的贫困群众共同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