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将以农机农艺融合、机械化信息化融合、农机服务模式与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相适应、机械化生产与农田建设相适应为路径,以科技创新、机制创新、政策创新为动力,补短板、强弱项、促协调,推动农机装备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推动农业机械化向全程全面高质高效升级。
农业农村部副部长张桃林在此前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曾表示,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村生产力的重要基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
事实上,我国政府对此也早有深刻认识,据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保持较快发展态势。2017年,全国农机总动力达到9.88亿千瓦,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66%,规模以上农机企业发展到2500多家。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农机生产大国和使用大国,农业生产方式实现了从主要依靠人力畜力到主要依靠机械动力的历史性转变。
但正如《指导意见》提出的,受农机产品需求多样、机具作业环境复杂等因素影响,当前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还比较突出。
业内人士认为,当前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可以从三方面来看:一是农机装备有效供给不足,缺门断档和中低端产品产能过剩并存,机具的可靠性、适用性有待进一步提升;二是农机和农艺融合不够,品种选育、栽培制度、种养方式、产后加工与机械化生产的适应性有待加强;三是适宜机械化的基础条件建设滞后,存在农机“下田难”“作业难”和“存放难”问题。“要破解这些矛盾和问题,需要加大工作力度,出台更多务实管用的政策措施。”
除此之外,据了解,农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部分农机装备有效供给不足、农机农艺结合不够紧密、农机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也亟待解决。由此,下发此次的《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提出,力争到2025年,农机装备品类基本齐全,产品质量可靠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全国农机总动力稳定在11亿千瓦左右。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5%,粮棉油糖主产县(市、区)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丘陵山区县(市、区)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55%,设施农业、畜牧养殖、水产养殖和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化率总体达到50%左右。
当然为实现这一目标,《指导意见》也给出了众多切实可行的意见,例如,在推动智慧农业示范应用时,将促进物联网、大数据、移动互联网、智能控制、卫星定位等信息技术在农机装备和农机作业上的应用;推进“互联网+农机作业”,加快推广应用农机作业监测、维修诊断、远程调度等信息化服务平台,实现数据信息互联共享,提高农机作业质量与效率,等等。
不过有观点认为,想要推进智慧农业快速发展,还需要构建现代农机装备标准体系,加强农机装备产业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支持重点地区建立农机装备检验检测认证公共服务平台,促进新一代信息通讯技术在农机装备和农机作业上的应用,引导智能农机装备加快发展,以此来推进“互联网+农机作业”。
再比如,积极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创新农机服务。“农机化社会化服务既为广大小农户解决了耕种难的问题,实际上也通过农机的载体功能,使先进适用的农业技术得到更好的应用和推广。可以说,农机化也促进了粮食农业生产的科技化水平,同时通过农机化也促进了土地流转、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我们认为农机化服务是一个引擎,可以聚集先进的生产要素,而且可以带动其他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社或者服务组织的发展。”张桃林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