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引起重视的是,当前我国农田有害生物的抗药性发展迅速,如果得不到有效的治理,不仅会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对农药减量形成严重挑战,也会给农产品质量安全埋下不小的隐患,长此以往甚至会造成“无药可用”的后果。对此,业内专家呼吁,要大力推广科学用药,采取多种手段综合治理,以延缓病虫草害抗药性发展。
抗药性发展速度超新药剂开发速度,长此以往会造成“无药可用”的后果。
除草剂在我国已有几十年的使用历史,长期使用单一药剂、用药习惯不科学等因素,使得多种杂草对除草剂的抗药性问题日益严重,水稻田杂草抗性问题尤为突出。
长期关注这一问题的湖南省农科院植保所研究员刘都才介绍说,随着酰胺类、磺酰脲类除草剂长达二三十年的使用,目前中国部分双季稻地区稗草对二氯喹啉酸、五氟磺草胺等常用除草剂产生高水平抗性。
全国农技中心药械处研究员梁帝允指出,地处长江中下游的湖南、湖北、安徽、江西、江苏、浙江等省及西北宁夏的直播田成为稻田抗药性杂草的重灾区。
杀菌剂的抗药性问题也同样不可忽视。
以黄瓜霜霉病菌抗药性为例,其对甲霜灵(精甲霜灵)、嘧菌酯的抗性较为严重且普遍,抗性产生快,抗性水平高,药效明显降低。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研究员王文桥表示,从目前掌握的情况看,杀菌剂抗药性易发生在单作用位点的产品上。此外,病原菌传播方式、杀菌剂作用机理、使用方式、施药时机、施药方法、每个生长季使用次数、施药间隔期、品种布局及用药面积等也对抗性产生重要影响。如大棚连续使用氟吗啉单剂6次,就会产生抗性,如果使用氟吗啉·锰锌则可延缓抗性产生。
杀虫剂方面,最突出的抗药性事例是20世纪80年代在棉田推广使用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后,导致到80年代末棉蚜就已产生了严重的抗药性,田间防治基本失效。
延缓病虫草害抗药性刻不容缓
据全国农技中心初步统计,目前中国已有80多种重要农业有害生物对农药产生了抗性。影响较大的害虫包括水稻稻飞虱(对烟碱类、噻嗪酮有抗性)、二化螟(对氯虫苯甲酰胺、杀虫单、三唑磷有抗性);棉花棉铃虫(对菊酯类有抗性);蔬菜小菜蛾(对几乎所有药剂有抗性)。病害方面有小麦赤霉病(对多菌灵有抗性)、水稻恶苗病(对咪鲜胺有抗性)。
草害方面有稻田稗草(对丁草胺、二氯喹啉酸、五氟磺草胺有抗性)、千金子(对氰氟草酯有抗性)、野慈姑(对丁草胺、恶草酮、苄嘧磺隆有抗性)、鸭跖草(对磺酰脲类有抗性)。小麦田看麦娘、罔草(对绿麦隆、精恶唑禾草灵有抗性),猪殃殃(对苯黄隆有抗性);玉米田马唐(对莠去津、烟嘧磺隆有抗性)、果园牛筋草(对草甘膦有抗性)等。
除了会导致用药增加、产生药害、降低产量等危害,抗药性的严重程度直接关系着一个药剂的使用寿命。“害虫抗药性发展速度超过了新药剂的开发速度!”业内专家指出,延缓病虫草害抗药性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