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在无锡的一家电子厂上班,孩子没法照顾。现在就在家门口上班,不仅一月收入3000多元,还能照顾家庭”,江苏省灌南县香如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工人王玉梅说,“少了两地奔波的辛苦,我很满足现在的生活,感觉很好。”
近年来,灌南县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通过园区集聚、政策扶持、项目促动、培训指导等有效举措,加快推进食用菌全产业链开发与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据了解,2018年灌南县鲜菇总产量达60万吨,实现产值超55亿元,出口创汇近500万美元;产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农民的就业,不少过去外出打工的人纷纷选择留在家乡工作,食用菌产业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就业岗位约2万个,农民增收约8亿元。“小蘑菇”已成为该县农业富民的重要产业。
为了做精做强食用菌产业,灌南县率先进行技术改造和工艺优化,在添置高性能、高效率生产设备和新品种新技术集成创新基础上,全县70%以上的食用菌企业完成了技术改良,进一步提高鲜菇产量和品质。同时,引进双孢蘑菇“A15”、杏鲍菇“日引1号”等食用菌优良品种10多个,集成推广培养料“三次”发酵、液体菌种等绿色高产生产技术10余项,创新开发了杏鲍菇液体菌种工厂化袋料栽培、大库高效养菌、菌渣“二次发酵”栽培双孢蘑菇草菇等新模式,核心技术达国内先进水平,授权国家专利24件。目前,灌南县已形成以现代农业园区为中心,辐射带动三口、堆沟港、百禄等乡镇,集聚发展香如、裕灌等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50余家,其中培育省级农业龙头企业7家、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8家、“新三板”上市企业1家。
灌南县还培育出了一大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素质高的复合型企业家和新型职业农民典型,如2006年投产的灌南首家金针菇企业——灌南县灿绿食用菌有限公司,是由在上海从事食用菌种植的灌南籍返乡农民李可为筹资兴建。仅仅数年时间,先后带动发展了荣善、可为、四季有、五棵树等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企业40余家,其中金针菇企业30多家。
目前,灌南县工厂化食用菌生产、销售、物流等从业人员已达2万人。像王玉梅一样,很多曾外出打工的人,最近几年都选择留在了家乡,一般收入在3000-5000元/月左右,实现从“雁南飞”变为“凤还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