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和煦,万物复苏。在遵化市乡村的蒜黄大棚、育种大棚、枸杞珍珠柿大棚等大棚内,处处是农民忙碌的身影。近年来,遵化市积极发展蒜黄、食用菌、蔬菜等大棚设施农业,帮助农民增收致富。目前,该市已建成各类温室大棚4000余个,占地面积1万余亩,仅蔬菜设施农业年创综合产值就达2.4亿元。
推广经验,小蒜黄种出“大名堂”
“夏季利用冷库储存蒜种,人工打破休眠期,人为控制蒜种发芽,这样就可以一年四季栽培蒜黄。”连日来,西留村乡朱山庄村蒜黄种植大户史长庭忙着进行蒜黄育苗。
朱山庄村是远近闻名的蒜黄生产基地,已成功申报注册了“兴韵”蒜黄品牌,提高了该村蒜黄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为发挥朱山庄村种植蒜黄的示范带动作用,遵化市大力推广其经验做法,由“一村一品”发展到“多村一品”。西留村乡学汉坨村一名村干部到朱山庄村求取蒜黄种植“真经”,率先在本村建起蒜黄大棚,并吸引带动村民将150余亩玉米转化成蒜黄大棚,每亩每年能为村民增收6000多元。
目前,蒜黄产业已带动该市13个村、127户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大棚蒜黄。全市蒜黄大棚已达2600余个,年产量3000万斤,产值突破2亿元,逐渐成为华北地区蒜黄种植产业基地。
合作社带动,食用菌长成特色产业
“合作社先期规划建设了100个大棚,采用‘利润分成’的模式给农民使用。农民得60%,合作社得40%。农民零投入就可以进行香菇种植。按照目前市场价格计算,每个大棚年纯收益可在10万元左右,农民经营1个大棚年收入最低可在5万元以上。”谈到合作社为农民带来的收益,平安城镇众鑫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孙辉很是兴奋。
众鑫食用菌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3年,现有成员1300多人,共建有566个菌棚,带动周边3000多户村民通过栽培香菇致富。
近年来,遵化市把食用菌产业作为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的主导产业,通过采取“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由种植大户示范引领,农技专家技术支持,发展食用菌种植。目前,该市拥有食用菌专业合作社40多个,年产食用菌30余万吨,年综合产值超20亿元,食用菌种植成为一大特色产业。
农旅融合,农民增收渠道拓宽
阳春时节,走在团瓢庄乡山里各庄村的田间小路上,草莓的清香扑面而来。“去年,政府帮我们搞了草莓采摘节后,大量游客都来采摘游玩。我们这儿80%的草莓都是留着游客采摘,只剩下少部分是供客商预定的。”山里各庄村党支部书记贾泽林说。
近年来,遵化市通过引进航天育种、枸杞珍珠柿、草莓等创新农产品丰富农民增收渠道,并组织开展农产品采摘节、旅游文化节等活动,大力推进农旅融合发展,发展休闲观光农业。
目前,遵化市已建成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果品产业园14个。仅山里各庄村亚太农业旅游观光园就建成110个温室大棚,100亩优质绿化苗木基地,200亩葡萄采摘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