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站 蔬菜网 水果网 大田网 花木网 茶叶网 药材网 菌菇网 畜牧网 家禽网 水产网 特养网 种子网 肥料网 农药网 饲料网 兽药网 农机网 温室网 食品网 工艺网

吡蚜酮产能过大恶性竞争

   日期:2014-12-03     来源:聚农网    作者:jn720.com    浏览:122    评论:0    

  吡蚜酮属于吡啶类或三嗪酮类杀虫剂,是全新的非杀生性杀虫剂,最早由瑞士汽巴嘉基公司于1988年开发,该产品对多种作物的刺吸式口器害虫表现出优异的防治效果。

  吡蚜酮崛起始于2006年,由于吡虫啉防治水稻褐飞虱效果急剧下降,江苏省自2006年起全面暂停使用吡虫啉,推广吡蚜酮、烯啶虫胺及其复配制剂防治稻飞虱,并将吡蚜酮与进口药福戈、爱苗、阿克泰等产品组合,在控制水稻田主要病虫危害中收到很好的效果。

  吡蚜酮在全国推广是从2007年起开始的,经过几年的试验示范及宣传推广,吡蚜酮成为国内稻区防治稻飞虱的主打药剂,并被农业部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列为高毒农药替代产品、稻飞虱防治推荐品种。2011年,江苏安邦“飞电”吡蚜酮产品成功中标河北省政府招标采购订单,用于小麦蚜虫的化学防控,这是吡蚜酮首次大面积应用于水稻之外的大田作物,表明吡蚜酮对小麦蚜虫的防治效果已得到了广泛认可,对于吡蚜酮产品在小麦上的大面积推广起到积极的作用。

  自2008年以来,吡蚜酮在稻飞虱的防治上渐渐取代了吡虫啉,成为推广防治稻飞虱的首选长效药剂。伴随全国各地政府统防统治政策采购热的兴起,吡蚜酮龙头企业江苏克胜吡蚜酮制剂“神约”大显身手,2010年曾一举获得300余吨政府采购大单,成为克胜集团亿元销售产品。吡蚜酮在稻飞虱防治中领先于其它杀虫剂产品,在水稻用药中独领风骚,赢得市场的青睐。

  今年各地水稻虫害发生较轻,因而防治稻飞虱常用药剂吡蚜酮、吡虫啉、噻嗪酮、烯啶虫胺及噻虫嗪市场销量锐减,吡蚜酮销售量减少20%——30%。吡蚜酮从2007年开始推广后,因产品效果较好,加上应用范围不断拓展,市场容量也在稳步增长,迅速成为企业关注的热点产品,近几年来登记企业数迅猛增加。据了解,至2014年,经农业部发证的吡蚜酮原药生产企业全国已有10多家,制剂和复配制剂生产企业高达150多家,造成如今中国的吡蚜酮产能很大。克胜集团销售部经理表示,再好的产品也架不住众多企业的一哄而上,今年正规生产企业产量都不大,倒是地下工厂很多,数量甚至超过了正规厂家,产量2,000吨左右,导致正规厂家开工不足。

  记者在江苏盐城双宁农化采访中了解到,吡蚜酮在销售渠道上的竞争异常激烈,低价竞争在这个产品中反映越来越强烈。不少早先策划打开吡蚜酮市场的经销商原来的市场优势不再保持,以低价这种简易的手段维护市场。那些吡蚜酮原药产品质量低劣、成分杂、杂质多的小厂产品蹿行杀虫剂市场,以所谓让利、低成本倾扎竞争,损害正规厂家长期经营利益,侵占品牌企业市场份额。在政府招投标市场上,一些厂商以低廉报价冲击市场,2013年以来发生多地多起小厂商低价中标后不再接标脱身而逃的事件,干扰了政府采购秩序,影响了统防统治。

  在恶性的市场竞争中,吡蚜酮价格下滑很厉害,今年第3季度用药旺季时吡蚜酮原药市场价格为12万元/吨,去年同期为17万元/吨,跌幅为29%,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主流厂家报价为10万元/吨,而无证企业报价仅为65,000元/吨,价差为35,000元/吨。

 
打赏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聚农网  |  会员服务  |  网站建设  |  广告服务  |  排名推广  |  合作伙伴  |  友情链接  |  免责声明  |  人才招聘  |  联系方式  |  网站地图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