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谷新村,阳光明媚,较高的气温让大棚里的茄子长势喜人。每日清晨,在蔬菜大棚务工的农户就要将成熟的茄子摘下,装车送往各地。
谷新村位于关岭自治县顶云街道办,全村共有776户3572人,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为362户1831人,为省级深度贫困村。近年来,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扶贫产业的发展,该村有红心猕猴桃、杂交构树、蔬菜大棚、生态鱼塘等扶贫产业项目,截至2018年,贫困人口已下降至74户280人。
“今天清晨运输的茄子就是关岭民中的订单,一共900斤,每斤1.4元,明天还要送去县综合性高中。”该村负责产业发展的村干部章有文告诉记者,这段时间,大棚里的茄子进入采收期,在村合作社务工的农户们一早便要来采收,5吨以上大批量的订单,由合作公司运输到长沙、武汉、重庆等外地市场,小批量的开展“校农合作”,运往县内的各学校食堂。
章有文提到的合作公司,是2018年谷新村引进的山东寿光龙耀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双方共同合作发展蔬菜产业,村合作社利用100万元省财政扶贫资金及100万元深度贫困村产业扶贫子基金建设蔬菜大棚与附属设施,该公司投入25万元,并负责技术管理指导与市场开发销售,产生效益后,合作社占利润的70%,公司占30%(含技术股和市场股)。“龙耀公司和村里签了合作协议,公司按每斤1.2元的保底价进行收购,我们发展产业,有底气!”据章有文介绍,整个蔬菜大棚基地占地22365平方米,共有44个大棚,正常情况下,每亩年产茄子8000斤。
“叶大妈,你们还是要注意点花,发现没有点的枯萎的花,要及时折掉。”章有文除了负责产业运作发展外,还要对务工农户进行种植技术指导,“除草、点花、抹芽、施肥、浇水,农户们除了到这里务工增收,最重要的是学会了大棚蔬菜的种植管护技术。”据了解,谷新村大棚蔬菜基地能够长期解决9个贫困户的务工问题,女工每天80元,男工每天100元,每月基本能够有效务工25天以上,每月收入基本达到2000元以上。
章有文口中的“叶大妈”,名叫叶明琴,从去年开始就在蔬菜大棚基地里上班,“我家的地按每亩每年300元的价格全部流转给村里发展产业后,我就在村合作社里务工,80块钱一天哩,前段时间家中有事,没有上足时间,两个月也得了4180元的工资,比原先种苞谷强多了,既省心省事,又赚得到钱,还能学技术,去年我家就成功脱贫了!”
“我家也脱贫了!谷新这个地方地少土瘦,原先种苞谷还不够一家人吃,现在在村合作社里务工,基本上天天都有事情做,有钱赚!”在一旁点花的刘元芬笑嘻嘻的说道。工作稳定了,家中的两个孩子,一个刚毕业考上公务员,一个考上了心仪的大学,刘元芬心里说不出的高兴。
“现在谷新村的各项产业基本都步入正轨,再过个把月,村里的数百亩构树就要进行首次采收,今年村合作社利用青岛对口帮扶资金30万元,即将打造30亩的小龙虾养殖基地,贫困群众的务工有所保障,加上土地流转费和扶贫产业分红,实实在在达到脱贫增收的目标。”看着正在采收蔬菜的农户,漫山遍野茁壮成长的构树,正在建设小龙虾池塘的挖掘机,章有文心中充满了信心与干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