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城镇化的加快,工业化的增多,宁波市现今一直将农业的劳动力从第一的产业转向城镇的二三产业之中,所以现今农业主要出现的劳动力问题是季节性、结构性、区域性短缺的现象,劳动力价格也水涨船高,较大地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宁波市农机部门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快农业生产领域“机器换人”步伐,提升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推动市农业转型升级。
一是进一步提升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减少粮食生产用工。在已实现粮食生产机械耕作、机械收割的基础上,通过加强水稻规模化育秧、工厂化育秧中心建设,强化水稻机械化育秧技术示范与推广,并进一步优化育插秧机械装备,着力提升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水平,2014年完成水稻机插面积72.4万亩,机插率近60%,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88.4%,保持全省第一。扶持、鼓励农机合作组织等引进烘干机械,加快粮食烘干中心建设,提升粮食机械化烘干水平,新增粮食烘干机176台,总数达到913台,批次烘干能力约11500吨位,机械化烘干率近80%,位列全省第一。
二是加大特色、高性能产业机械化推广力度,减少农业特色产业劳动用工。由于农业特色产业种植多样性、非标准性、机械制造水平等原因,同全国一样,宁波市农业特色产业机械化水平还远滞后于产业发展水平。为加快市农业特色产业生产机械化发展水平,减少特色产业劳动用工,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机器换人”,完善市特色农机购置扶持政策,对鲜大豆收割机,蔬菜、花卉精量播种流水线等特色产业农机和高效旋翼施药机等高性能农机购置进行市级补贴。2014年共补贴购置鲜大豆收割机、大粮仓大马力联合收割机等特色、高性能农业机械30台套,其中高效旋翼施药机(无人植保小飞机)5台。努力提高经济作物机械化水平,加快实现蔬菜生产主要环节作业机械化,继续加快林特、花卉产业的耕作、节水灌溉、植保,茶叶采摘、修剪、加工,油菜直播、收获等机械推广应用。新增采茶机、修剪机、茶叶炒干机、揉捻机、杀青机等336台,完成油菜机械化收割3万多亩。加大水产和畜禽养殖的机械设施配置力度,新增畜牧、水产养殖机械11430台。
三是创新培育新型服务组织,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农机社会化服务能有效改变农业生产方式和提高劳动生产率,提升农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水平,是进一步提高农业机械使用率,实现“机器换人”重要途径。积极创新农机社会化经营服务机制,培育和提升农机专业服务组织,2014年新增农机合作社20家,总数382家,平均每个涉农乡镇3.1家,居全国领先水平,农机服务能组织数量、服务水平和效益列全省第一。在全省率先创新培育3家按现代企业制度运行、按市场经济需求和资源配置的农机作业服务公司,使农机社会化服务向着市场化、专业化、标准化、集约化方向发展,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成为农机社会化服务的新兴力量。切实抓好备春耕、“双夏”、秋收冬种等重要农时季节生产农机化服务工作,充分发挥农机服务组织主力军作用,保障重要农时生产顺利开展。
四是强化农机惠农扶持政策实施,强化“机器换人”保障。完善实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2014年中央农机购置补贴1亿元,历年最多,已补贴购置各类机具15000余台套。扎实开展农机作业补贴政策实施工作,进一步减轻农民使用农机作业服务负担,提升农机作业服务经济效益。推进拖拉机报废补偿和农机报废更新补贴工作,加快新型节能、环保机械推广。开展农机政策性保险工作,解决农民使用农机后顾之忧。创新开展农业机械设备抵押贷款,解决农民融资难问题,在慈溪、象山等地创新开展农业机械设备抵押贷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