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一艘艘“福船”曾满载丝绸、茶叶、瓷器,沿着“海上丝绸之路”驶向遥远的大洋,创造了闽人“下南洋”的辉煌历史;而在加快建设“海上福州”的今天,一艘艘福州远洋渔船正沿着祖辈的痕迹,逐鹿世界各大渔场,不断开辟境外渔业基地。
14日,记者从市海洋与渔业局获悉,2013年我市远洋渔业发展势头强劲,全市远洋渔业产量22.79万吨、产值22.15亿元,占全国16.88%和15.82%,远洋渔业发展规模位居全国首位。
规模位居全国首位
福州不仅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也是中国远洋渔业发源地之一。早在1985年3月10日,中国第一支远洋渔业船队13艘远洋渔船就从福州马尾港启航赴西非海域从事渔业生产。
1993年5月,福州市远洋渔业公司与印尼财源帝集团首开远洋渔业合作,第一次组织连江县10艘木质渔船、154名渔民走出国门,赴印尼海域生产,从此开启了我市民营远洋渔业发展的帷幕。
经过近30年发展,目前我市远洋渔业已拥有作业门类齐全的捕捞渔船和远洋冷冻运输辅助渔船,远洋渔船的足迹遍及三大洋及20多个国家专属经济区。福州马尾港已成为全国远洋渔获物的重要集散地,福州市也在2012年被授予“中国纯天然远洋捕捞产品产销基地”称号。在向海洋要发展的今天,福州通过大力发展远洋渔业,显示了其开拓“新海上丝绸之路”的智慧与决心。
据了解,目前我市拥有远洋渔业企业15家、远洋渔船395艘,已建成境外远洋捕捞配套基地6个。2013年全市远洋渔业产量22.79万吨、产值22.15亿元,分别占全省的97.68%和98.95%,占全国的16.88%和15.82%,远洋渔业发展规模位居全国首位。
境外养殖基地已有4个
在远洋渔船驶向大洋同时,一些渔业龙头企业和养殖大户也大胆走出国门,积极开发境外养殖生产基地,并取得了初步成果,为全国率先拓展境外养殖积累经验。
据市海洋与渔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市已在印尼瑟兰岛、金马安、巴淡岛和缅甸维桑建立4个养殖基地,项目签约面积8700公顷,总投资5.3亿多美元。
其中,印尼瑟兰岛对虾养殖基地总面积7600公顷,可开发利用虾池面积3000公顷,计划总投资3.96亿美元,目前已投产面积为3500亩。
印尼金马安石斑鱼类网箱养殖基地海域面积2900亩,计划总投资1亿美元,已投产大型网箱600个。
印尼巴淡岛网箱养殖基地海域面积约100公顷(1500亩),第一期计划投资2000万元,现已有1000个养殖网箱在建中,即将投产。
缅甸维桑海水网箱养殖基地项目海域面积800公顷,计划总投资3000万美元,第一期计划开发80公顷,投资500万美元。
进入黄金发展期
“十二五”以来,国家和省从战略高度推进远洋渔业发展,市委市政府也把发展远洋渔业作为在更高起点上加快建设“海上福州”的战略部署来抓,不断出台扶持配套政策措施,远洋渔业发展进入发展黄金时期。
对于远洋渔业的未来发展,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林心銮已经心有蓝图,他表示,福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门户,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具有重要战略枢纽作用,福州市将紧紧抓住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机遇,大力发展远洋渔业,不断拓展境外发展空间。
林心銮说:“未来,我们将巩固发展远洋捕捞业,大力培育境外养殖业。在积极培育远洋渔业企业,壮大远洋捕捞船队规模的同时,大力开发东南亚养殖基地、扩大和完善境外综合渔业基地,建成集捕捞、养殖、加工、冷链、物流、后勤补给、船舶维修靠泊于一体的综合基地,努力打造中国—东盟远洋渔业合作枢纽,重振丝绸之路港口辉煌!”